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了本学科之后逐渐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科内容占据着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地位。要想把学科内容内化成学生的素养,让学生掌握在特定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知识与能力,深度学习和真实学习是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设计站位,即由设计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或课时转变为设计基于真实情境和任务的完整的学习大单元。
现有教科书中的单元,譬如英语教材中一个单元通常是一个主题下设计的一些听说读写的内容,确切地说都只是内容单元,而不是有核心素养目标导向的学习单元。这种点式教学忽视了知识点的前后连续性关系,不利于学生整体话题的掌握和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更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而以有核心素养目标导向的学习单元则是“大单元”,倡导大观念、大问题的设计,而且在设计中要融入“真实情境与任务”来建立学习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改变着眼点过小过细以致“见书不见人”的习惯做法,也有利于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程度。
在教学设计中确定一个大单元首先要研读本学期的教材的逻辑与内容结构、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学生的认知准备、可得到的课程资源等,然后结合教材,将相关知识或内容结构化、情境化。以鲁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为例,仔细研读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发现第四单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第五单元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和第六单元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中的内容有很多相通之处。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把这三个单元的部分内容归于“Party”这个真实情境下。教学内容以教材中现有的举办派对的缘由、确定举办派对的时间地点、发出邀请(邀请信)、接受和拒绝邀请(理由以及告知方式)、派对的准备工作(食物、 游戏等)、去派对的衣着、交通方式的选择等为脉络展开进行设计。第四单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中,香蕉奶昔、水果沙拉、三明治、罗宋汤、爆米花、过桥米线以及火鸡的制作单纯作为一个内容单元来讲并不能吸引学生太大的兴趣,但是如果把它归为派对所需要准备的食物进行学习,那么这个基于真实情境和任务下的学习必然能提升学生深度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第二单元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第三单元Will People have robot,第八单元I'll help to clean up city parks,可以设计成“科技改变未来”的话题展开学习相关内容。志愿者、导盲犬的工作未来有没有可能被机器人代替。高科技时代,哪些职业又是无法被机器人取代的。
大单元教学可以打破教材中原有的自然单元中的界限,以全局视野统筹英语知识的词、句与篇。在相关话题下对知识进行整体学习、理解、运用,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意义学习。这对于改变当前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课堂教学,改变高分低能、有分无德的育人结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然而,它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