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绝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的学习任务。初中英语学科作业是学生巩固并运用课堂所学,发展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提升学习能力的载体。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既要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紧扣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设计可供选择的差异化作业,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层次性和趣味性。本文以外研社六年级上册(三年级起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Module 4 Unit2 Our favourite festival is the Spring Festival的作业为例,简要说明如何设计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英语单元作业。
明确练习的针对性。针对性是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要求达成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重难点设置相应的习题。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教学关键是围绕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单词和短语展开的,因此学生能否正确掌握这些词汇是考查的基础,也是推进后续练习的关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五方面的内容。根据这些要求,结合本单元的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在巩固本节课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把握练习的适切性。适切性是指设置的练习既要与单元教学目标相关联,又要适当、适量,能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相符。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学生能理解与节日有关的单词,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汇介绍自己喜欢的节日以及人们在各个节日中的主要庆祝活动。因此,设计形式新颖、多样的练习,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其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
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是指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通过变化习题的形式或内容,使作业变得新颖、有趣,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如下作业: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介绍这4个中国的节日;制作有关中国节日的海报,要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
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为了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遵循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可以将作业设计的具有层次性和选择性。层次性是指布置作业时要有难易度的区分,选择性是指作业的设计要有弹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自己能完成的作业。设置基础性习题和拓展性习题,不仅为英语程度弱的学生提供发挥的空间,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而且为英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发展思维品质的平台。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让他们负担。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设计,追求作业的针对性、适切性、层次性和选择性,使学生的作业多元化,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既增加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也让他们的学习潜力在作业中得以展现,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