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改前沿

“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实践作业的研究

市第五中学 张亚丽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急于提高学生成绩,选择布置的作业较多,但是很多学生完不成,很容易形成“作业多—完不成—成绩差—作业更多”这样的怪圈。适时出台的“双减”政策,对作业提出了细致、规范的要求,也为教师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很多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在“双减”背景下,课堂上布置的作业少了,学生又不会主动学习,学习效果更差。有的老师迫切想提高学生的成绩,所以就大量布置练习题,有些实验和实践性作业,也都是“纸上谈兵”,让学生背现象、记结论,化“实验”为“文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提升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老师筋疲力尽,学生疲于应付,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学习效果较差。

“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实践作业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变。

一、精心设计实践作业

作业不仅要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教师要重视化学实践作业布置,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如,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要求学生全部完成;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提高要求,添加“制作简易净水器”“自制酸碱指示剂”等小实验。

二、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教师应在作业设计中增加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如,学习“溶解度”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通过小组交流,学生们设计出了下面的实验:1.把食盐配成室温下的饱和溶液(底部有少量未溶食盐);2.把溶液平均分为两份;3.给一份溶液加热;4.把另一份溶液放到冰箱里降温。这样的实验探究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设计生活化的实践作业

实践作业应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利用家中已有的物品,就能进行有趣的化学实验。如,在学“酸的性质”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家里做醋和铁钉、铁锈、鸡蛋壳反应的小实验。学生们在动手的同时,也深刻体验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明白了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作业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广大教师应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遵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认真设计有效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3-01-17 市第五中学 张亚丽 1 1 濮阳日报 c110810.html 1 “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实践作业的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