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迪 通讯员 赵衍龙) 2月20日,记者自市科技局获悉,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通过政策引导激励等措施,2022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8.82亿元,再创新高,较2021年增长76.5%。
去年,我市先后出台了《濮阳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濮阳市关于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转移转化市外科技成果的企业及设立技术合同登记站点的县(区)进行奖补,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发展。
据了解,我市先后组织开展省初级技术经纪人(濮阳)、科技成果转化等培训班4次,邀请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人才培养基地、省科技情报中心等6名专家进行专题宣讲培训,共培训600余人次,提高了企业和科技人员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优惠政策的认知度、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市科技局送“策”上门,先后到中原油田等20余家企业“上门服务”,一对一辅导企业现场开展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定制服务,降低企业负担,确保符合登记条件的技术合同应登尽登;及时摸底,定期通报,层层传导压力,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