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白国华)去年以来,我市坚持将稳住外贸基本盘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给予外贸企业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指导外贸企业培植出口增长点,积极为外贸企业搭建优质贸易平台。2月20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去年我市积极争取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950万元,居全省地级市第三位。
市商务局对全市159家外贸进出口企业实行监测预警,逐月掌握进出口实绩,细致分析,精准施策。对25家与俄罗斯、乌克兰有贸易往来的企业精准指导,纾困解难。开展银企对接活动6场,缓解融资难题。加大对“中小开”和“出口信保”省级专项资金宣传推送力度,简化申报流程,为11家企业申报“中小开”资金108.07万元,指导7家企业申报“出口信保”资金62.45万元。指导外贸企业加强产品创新研发和自主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积极帮助外贸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家战略。目前,我市外贸企业已与全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 成员国开展贸易往来。全市保税罐达到7个,建成保税仓库3家。台前“无水港”区域石化现货交易中心启动申报,在全省率先开通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专区,通关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出台《濮阳市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扶持传统外贸、制造和流通企业运用跨境电商平台实现数字化转型,全市跨境电商企业达106家。去年,我市对外直接投资1519万美元,同比增长296.1%,完成省厅目标379.9%;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67188万美元,同比增长18.7%,完成省厅目标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