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论坛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减负等问题,还需考虑增效问题,不能仅局限于学生的知识获取程度,还需考虑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农村初中英语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不足,查漏补缺,让作业发挥价值。这需要教师正确把握学生兴趣特点,不断优化完善作业设计,在保证作业质量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知识面狭窄,作业形式单一、机械重复、作业量大;强调语言层面的死记硬背和机械操练,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作业内容范围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占用时间长,打击学生学习热情。
缺乏应用。书面作业是农村初中英语课外作业的主要形式,忽视了学生英语使用能力的培养,遏制了学生个性发展。
缺乏层次性和差异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有差异,许多英语教师布置的作业统一,无法激发成绩优异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学习差的学生做起来吃力,常出现抄作业现象,达不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农村初中,有些英语作业没有从学生的学情实际出发,盲目使用现成练习册,没有针对性,导致作业不能真实反馈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也无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在练习中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
作业设计的原则
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具有实际意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合作分享意识。
英语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特别是比较内向的农村孩子,教师更要善于挖掘英语教学中的“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发挥初中英语口语表达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英语教学要重视口语表达,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基于主题语境下开展英语教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英语作业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延续和反馈,基于主题语境下的作业体验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
总之,“双减”对教师布置作业提出了新要求,有助于帮助教师实现提质增效。教师的作业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精准巩固课堂教学质量,精细反馈作业完成情况,形成良性循环,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