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完课文《我要的是葫芦》之后,我布置作业让学生展开想象写续集。全班学生几乎都写第二年种葫芦的人收了很多葫芦,观点雷同,文章千篇一律,思维单调,不仅缺乏深度和广度,还没有体现思维的创新。
为了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之门,作文评讲课上,我从报上选取了一则高原苹果广告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美国新墨西哥州高原地区有一位种植苹果的农场主,他种植的苹果味美、无污染,在市场上很畅销。有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成熟的苹果打得遍体鳞伤,惨重的经济损失在所难免。
然而,智慧的农场主突破常规,抓住苹果上的疤痕作文章,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拟了一则独特的广告,不但使伤痕累累的苹果被抢购一空,而且后来的经销商还专门请他提供带有疤痕的苹果。
广告是:“本果园出产的高原苹果,风味独特、无污染,请认准它特有的冰雹疤痕标记,谨防假冒。”
故事一讲完,同学们无不对农场主的新奇想法鼓掌赞叹。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见时机成熟,便告诉学生,农场主的智慧在于思维的创新。只要我们克服思维的狭隘性,展示思维的广阔性,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就能写出独树一帜的精彩文章。
正如著名教育家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在我的启发下,高原苹果广告就像一石入水,激起了同学们一串串奇异的思维浪花。有的同学说,续集可以从种葫芦的人知错就改的角度写;有的同学说,可以从种葫芦的人查找原因的角度写;有的同学说,可以从种葫芦的人不知悔改的角度写;还有同学的,说可以从种葫芦的人怎样治虫的角度写。每当有同学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哪怕略显稚嫩,我也带头鼓掌,给以鼓励,同学们的兴致愈加浓厚。
同学们眉飞色舞,滔滔不绝,陶醉于思维的创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