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第六中学始建于1999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2020年蝉联“全国文明校园”称号,现有教职工336名,教学班96个,在校生6396名。近年来,市第六中学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机制、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提升机制,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载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取得累累硕果。市第六中学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文明交通示范学校”“河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等360多项荣誉称号。
一、创新构建“六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机制,大幅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事关国家前途命运、恢宏浩大、点多面广的战略性系统工程。作为学校,如何才能把这一恢宏浩大的系统工程,抓全、抓细、抓实、抓好,近年来,市第六中学创新构建了学、分、谋、列、做、评“六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机制。
学:每年初,组织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全面深入学习《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分: 对测评体系中的所有测评项目、标准,实地考察项目、内容,问卷调查项目、内容,逐项逐条分解到责任处室;谋:责任处室要集思广益将责任内容谋划成机制、载体、活动等具体行动;列:在学校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把关协调下,列出包括完成时间、活动内容、责任处室、责任中层、责任领导在内的详细台账印发各处室;做:责任处室要依据台账,高标高效优质完成责任台账内容;评:学校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严格依据台账,进行阶段性和年度性评价表彰。
随着“六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机制的深入实施,市第六中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二、创新构建“六六九九一”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提升机制,大幅提升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水平
市第六中学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特别是有关市第六中学文明校园创建的报道、视频见诸《人民日报》、《中国改革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频、中国文明网等媒体后,广东省清远市等省内外300多所学校纷纷到市第六中学参观学习。如何在原有的创建基础上 ,让市第六中学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的水平再提升,让慕名而来的各兄弟学校学习有经验、参观有收获,市第六中学领导经过长时间深入思考、大胆实践,创新构建了“六六九九一”全国文明校园提升机制。
第一个“六”是指,全面做好思想道德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建设、活动阵地建设“六个好”,全面夯实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根基;第二个“六”是指,持续开展“为党育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工程、“德法并举”的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工程、“为国育才”的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工程、“志向六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工程、“微美六中”的校园环境建设提升工程、“建用并重”的活动阵地建设提升工程“六工程”,不断提升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水平;第一个“九”是指,自觉做到把体系学在平时、把机制建在平时、把活动搞在平时、把细节抓在平时、把教育教在平时、把资料留在平时、把档案整在平时、把总结写在平时、把提升落在平时“九平时”,强力推进全国文明校园创建进程;第二个“九”是指,创建坚持站位有高度、思考有深度、视野有宽度、活动有密度、教育有信度、氛围有温度、创建有力度、结果有效度、成果有美度“九个度”,持续提升全国文明校园创建质量;“一”是指,争当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排头兵的“一目标”,持续提升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内驱力。
随着“六六九九一”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提升机制的深入实施,大大推进了市第六中学全国文明校园的创建进程,大大提升了市第六中学全国文明校园的创建质量,得到了全体师生和兄弟学校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三、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载体,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近年来,随着“六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机制和“六六九九一”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提升机制的深入实施,全面推进了市第六中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在此基础上,市第六中学坚持选准载体、重点深化、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十六字”德育工作方略,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载体,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比如,为持续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今年,市第六中学创新开展了“学、讲、做、评”学雷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学、讲、做、评”,把市第六中学学雷锋活动引向深入,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3月3日,《濮阳市第六中学:雷锋精神绽放璀璨光芒》报道在中国网发表。3月5日,《濮阳市第六中学:“学、讲、做、评”学雷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班会课》视频在央视频播出。
今年,是我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之年,市第六中学作为全国文明校园,一定要认真学习《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科学分解测评项目,精心谋划创建活动,扎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迎检工作,为确保我市成功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