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整本书阅读,对拓展学生阅读空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将整本书阅读的理念融入语文教学中,需要以下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的先决条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首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充分利用好每一节导读课,以“好书推荐”“优秀片段欣赏”等方式,吊足学生胃口,吸引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二、选择合适的书目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能够与文本进行对话,但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因此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目,是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重要一步。经典性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优秀文学作品的渗透和滋养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进行广泛的阅读中,灵活掌握与运用阅读技巧。
三、指导阅读方法
整本书阅读并不是盲目的,应该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方法,这就体现出阅读推进课的重要,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读名著,更需要有效的方法。比如批注、写读后感等;还可以查阅文学鉴赏小常识,比如塑造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观看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或不同形式,比如同名电影等。阅读分享也是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有效途径,以辩论会、教育戏剧、手抄报等形式,进行整本书深度阅读,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四、做好阅读评价
全面多元的评价是整本书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方式除了量表的形式,还可以用星级评价,完成相应的阅读,得到不同等级的星星。还可以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了老师可以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评,或者小组内互评,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整本书阅读在探索中前行,只要坚持不懈,定会成果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