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因此,我们在布置学生作业时,作业要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让他们非常喜欢做作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业热情,不再把写作业当成是负担、这样对减负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设计了探究作业这项作业,给他们布置探究性、挑战性的作业更能促使他们有效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下面我来谈一谈我的一些做法:
根据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写数学日记。
例如:我们在学习折扣之后,让学生和家长逛逛超市或者商场,找一找生活中的折扣问题,并写成数学日记,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同时,又达到了课后巩固学习知识的目的。
分层设计探究作业。起初设计的探究作业发现程度偏差一点的孩子无论从操作还是作答,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我们调整策略,分层设计探究作业。
例如:学习《圆的面积》时,程度较差的孩子预习课本之后,仿照课本的方法,把圆分割,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探究圆的面积公式,而程度较好的孩子,在此基础上思考除了课本上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有的孩子就想到把圆转化成其他学过的图形—三角形或梯形,进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制作学生专属二维码和海报。
为了提高学生探究作业的兴趣,我鼓励学生把探究的过程录下来,我再把学生的视频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彩色二维码、带有学生照片的海报,学生积极性很高。
探究作业的设计从学生喜欢的、有趣的、富有新意和挑战性入手,优化作业设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既能让学生在高效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减负提质。
学生由课下枯燥做题变为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从而变得善学、乐学、会学,学习方式发生转变,让学生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