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个寒来暑往,她在教学岗位上燃烧青春、甘于奉献,送走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她甘做基石,真正把为学、为人、为事统一起来,被学生、家长和同事亲切地称为“老刘”,她就是濮阳市第七中学小学部语文老师刘艳芳。
她是学生未来的“铺路”石
在刘艳芳的心里,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今日的教育质量,就是明日的国民素质。刘艳芳暗下决心:不能让学生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她为学生讲述“名人故事”100多场,让学生认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她带学生研学旅行50多次,开拓他们的视野,认识世界,点亮人生梦想;她和学生一起阅读典籍,在思想上、精神上引领他们成长,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此外,刘艳芳还开通了“老刘语林”微信公众号,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年均书写10万字,整理汇编了两本学生故事集。
她是家庭教育的“定心”石
“刘老师,孩子总和我对着干,都不知道咋教育他,您给俺说说。”“刘老师,您给我推荐几本教育孩子的书吧。”刘艳芳不只是学生们的好老师,更是家长们的主心骨。学生的背后是一个家庭,家庭和谐进步,社会就会和谐进步,为了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刘艳芳自费报名参加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2018年她加入了市第七中学毛毛虫志愿服务队。刘艳芳以公益服务为载体,弘扬志愿精神,利用周末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志愿服务活动,向市民宣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导市民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迄今为止,她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70余次,帮助1500余名家长解决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困惑。
她是同事工作中的“带头”石
刘艳芳除了担任语文课教师兼任班主任外,还是学校的教研室主任,她依托学校教研平台,带领教师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用心开展研修活动,编写校本教材,摸索“5+2”课堂改革,创新作业设计,建立基础题库,设计导学案模板,带领教师们制作适合本校学情的导学案。她参与的20多项课题立项并顺利结题,55项优质课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奖项。此外,刘艳芳还发挥自己的特长,带领教师们阅读专业书籍,使更多的教师能透彻地领悟教育真谛,获取专业成长的动力源。
辛勤付出终有收获,刘艳芳的事迹被濮阳日报、濮阳广播电视报报道,先后被授予河南省优秀班主任、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濮阳市优秀教师、濮阳市师德先进个人、濮阳市教学名师、濮阳市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等荣誉称号。刘艳芳表示,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会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陪伴学生、帮助家长、服务同事,继续做他们的“基石”。
记者 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