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落花生》的后面有一个小练笔,内容是:“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做贡献的人。看到竹子、梅花、蜜蜂、路灯,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和深入学习课文后明白,这篇课文是借物喻人的写法。课文是借助落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写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耐人寻味的道理。课文在写作的时候,通过“议花生”,写出了花生有很多的好处:味道很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并且通过对比的写法,写出了花生“果实埋在地里”“矮矮长在地上”“不好看”“很有用”,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外在的美丽,它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具有内在的可贵之处。接着,再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让我们明白那些默默无闻做贡献的人,更令人敬佩。
其次,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在这篇课文当中,具体事物写的篇幅很长,大致占内容的三分之二,而说明的道理篇幅较短,不到整篇文章的三分之一。因此,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把事物的具体特点写清楚,由事物的具体特点联想到某些人的具体特点,找到具体事物与某些人的品质的相似之处,来说明一个道理,这是这篇借物喻人写法最应该注意的内容。
最后,我们还要紧扣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在写事物的时候,一定要用描述的方法,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千万不要运用堆砌词语,或者是运用概述的方法来写。
总之,在完成这篇小练笔的时候,要通过学习课文《落花生》,明白这次小练笔要按照借物喻人的方法来写,同时还要紧紧围绕这个单元的语文素养“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要把具体事物描写清楚,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抒发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