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逃脱不了“繁”,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让一些教师渐渐在“繁”中迷失初心。我也曾迷茫,久久不得法,后来通过拜读名班主任著作、心理学相关等书籍,渐渐明了“真”字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下,雷厉风行的“一言堂”因其高效的特点,仍有一席之地,但容易错失走进学生们内心的机会。事实证明,一味“高压”施教,其效果只是暂时的,反而会令教学之路越走越难。不如慢下来,少一些焦躁,走到学生们中间。
慢下来,真心夸赞,拿放大镜寻找闪光点。小A同学是班里一名有轻微自闭症的学生,一年级时常常出状况,或偷偷溜回家,或上课时间一个人躲到操场上,甚至躲在犄角旮旯处独自玩耍……任课教师不时地寻找他,提起他,我总是焦躁,但是这样只能把他越推越远,我开始尝试不同的方法。他特别热爱劳动,我在班里对他大夸特夸,于是,他在卫生班长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他听课特别认真,时不时“偷袭”提问,组内积分赚得“盆满钵满”,小组对他刮目相看……在《我的老师我评价》主题班会上,他满脸羞涩低着头问:“陈老师,我可以抱抱你吗?”我惊讶地回答:“当然可以啦。”他非常激动,抱着我认真地说:“谢谢你,陈老师!在我最难管得时候没有放弃我。”顿时一股暖流袭上心头,反手抱了抱他,激动地说:“这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话,谢谢你。”渐渐地,他与我越来越亲昵。课间,总有一个身影跟着我,或分享读书收获,或与我谈谈他的进步……原来,教育没有想象中的高深,用“心”去听,用“心”去看,很“简单”!
慢下来,真情交流,和家长共同拿起放大镜,寻找闪光点。人们常说:爱之深,责之切。家长深得其精髓,认为夸得多了孩子会“翘尾巴”,多抓缺点让孩子改正,孩子的优点会越来越多。殊不知,磨损了孩子对自我的良好认知。作为家长,要保护孩子对自己的感受,当他也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时,就会出现更多不良行为。开家长会或与家长交流时,我常有意无意地强调“赏识孩子”,《赏识你的孩子》《陪孩子终身成长》《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非暴力沟通》等科学养育类书籍也在我们班家长圈流传开来。为此,班级开展了亲子共读活动。作为一名教师,其职责不仅是帮助学生考高分,更重要的是育人,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更对社会负责。我的真心,家长们看得清,所以彼此才会以真情相对。
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以真情相对,为育真人的共同目标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