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教师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其实,回归教学实践本身,把每个小事做好,把每个细节做好,才是对孩子们真正的负责,道路不必远行,指尖自有春秋。
指尖的春秋,描绘的是向阳而生的妙趣。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学问多少,而在于启发孩子对生活、对学习产生兴趣。于漪老师说:“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精心地设计课文的导入环节,采用恰当的方法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激发其学习兴趣,当兴趣已很浓的时侯,再去传授知识,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指尖的春秋,描绘的是播种收获的实干。行动胜于空谈,只有实干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对于教师更是如此,合格的教师应该拥有务实的心态,把握好每一个当下,才能不断迈向更高的境界。学习是一个通过努力获取收获的过程,教师们的教学也是一个努力钻研向前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不仅需要教导孩子们知识,也应该研究更容易让现阶段学生们接受的教育方式,不放过课上课下的点点滴滴,发扬务实精神,教会学生们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丰收的喜悦。
指尖的春秋,描绘的是矢志不渝的坚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不只是一种职业,更担当着一种责任。教书育人不在一时之功,既是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使命,也是对于自己良心的责任,培育学生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要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师要躬亲共守,只有秉承着“愿作园丁勤浇灌,甘为蜡炬尽燃烧”的信念,坚守与共,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信任,成为一名合格的指路人。
黑板的黑色是孩子们瞳孔里渴望知识的倒影,指尖的白色是教师们对这份渴望真挚的回应,这白色时而柔顺如轻垂的柳枝,时而笔直如无畏的战车,虽如蜻蜓点水不引注目,却能勾勒出一整个壮丽的春秋,映刻在每个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