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
引导阅读 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语文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学生还要扩大阅读的知识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走进生活 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身边发生的故事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自己评改 提高能力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等,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赏识成功 激发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教师需要创造一个积极的写作环境,给予学生足够的写作指导,并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赞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喜欢并主动参与到写作中,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