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民生

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保持全省最低水平

本报讯 (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徐晶) “防艾但不必恐艾,洁身自好是防控关键。”“艾滋病可防可控,感染后不要恐慌,应及时治疗。”12月4日下午,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组织相关专家,来到昆吾花园、紫东花园等小区开展艾滋病防控宣传。连日来,我市结合“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组织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增强市民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

近年来,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市多措并举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保持全省最低水平。力争到2025年,我市居民预防干预艾滋病覆盖率在90%以上。

“六进”活动扩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是“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强调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全社会要共同参与,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凝心聚力,目标一致,共同抗击艾滋病,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做好我市“世界艾滋病日”宣传工作,市卫健委于11月22日召开了全市艾滋病宣传动员会,要求各县(区)、市直艾滋病防治成员单位,要积极行动起来,围绕主题,统一行动,积极宣传。

在此情况下,从11月底开始,我市各县(区)、市直艾滋病防治成员单位都积极行动起来,通过设立义诊台、咨询台、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品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为居民答疑解惑,耐心讲解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检测、预防、治疗,以及暴露后阻断等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国家对艾滋病患者实施的“四免一关怀”政策等。同时,在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的组织下,我市各县(区)、各医疗机构还开展了艾滋病宣传进社区、进广场、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工地等“六进”活动,大大增强了居民的防艾意识,为共抗艾滋、共筑防艾钢铁长城打下坚实基础。

艾滋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全省最低

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保持全省最低水平。

我市建立完善了艾滋病防治领导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帮扶救助体系”三大体系。市政府成立了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 印发了《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和《濮阳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实施方案》等文件,形成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分工负责的艾滋病防治领导工作机制。卫生行政部门成立艾滋病防治领导组织,疾病控制和医疗机构明确责任,成为艾滋病防治的中坚力量,构成了“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共同落实帮扶救助政策,形成了“帮扶救助体系”,我市艾滋病防治体系已步入惯性运转,防治措施落到了实处。同时,我市还通过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综合干预、监测检测覆盖面,全方位加强干预工作,对遏制艾滋病疫情的增长起到了良好作用。

洁身自好才能减少感染风险

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艾滋病防控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艾滋病疫情还没有明显下降,群众的防控意识还没入心入脑,艾滋病仍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按照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艾滋病防治质量年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市今后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教育力度,增强全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推动艾滋病防控工作全面开展;二是高质量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公众防治意识,持续推进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进校园、进家庭、进工地”;三是高质量开展综合干预,提高预防服务有效性。加强部门协作,制订安全套使用推广等综合干预计划,落实宾馆等公共场所安全套摆放全覆盖。在娱乐场所、洗浴场所等张贴摆放艾滋病预防宣传提示,在流动人口集中区域设置安全套和艾滋病自检试剂自动售卖设施。高质量开展治疗关怀,提升抗病毒治疗效果,提高艾滋病感染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提醒,防艾不用恐艾,艾滋病主要有三种传播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一般无法通过日常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普通的日常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但同时,广大市民要洁身自好,避免不洁性行为,在性生活过程中正确使用安全套,严禁吸毒,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不擅自输血、使用血制品等。毕竟,即便目前有很多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但艾滋病仍然无法根治。

2023-12-06 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保持全省最低水平 1 1 濮阳日报 c130840.html 1 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