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充满了求知欲。在这个阶段,让他们爱上写作,是作为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
先说后写 激发习作兴趣
针对中低年级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优于书面语言的表达这一特点,在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以口头作文为先导,指导学生先说,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
比如,小学生对自己所熟悉的,所喜爱的东西、事件最感兴趣,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从自己的体验和兴趣出发,让他们说说自己最喜爱什么,为什么喜欢,哪些地方可爱等,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叙述,说说它的大小、形状、颜色、用途或动作、神态等,再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这就是作文。
先说后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更使习作化难为易,消除了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并不难,只是把想说的变成文字即可。
先做后写 激发习作兴趣
动手做,是学生积累习作材料的最佳途径。根据三年级学生爱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或者做家务等,然后将做事的经过说出来再写下来,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致明显提高。他们拿着自制的小玩意儿,从构思到材料的准备,再到操作的先后顺序,讲得津津有味,甚至还有的学生讲述了自己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式。由于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中的乐趣,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这样的作文训练,寓观察、想象、表达于动手操作之中,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积累了素材,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他们习作的兴趣。
刚开始写作文,学生没有经验,写不出来,甚至写成流水账,错别字多,都是难免的。这时,教师对习作的要求不要过高,使学生丧失写作的兴趣,要帮他们树立起“我能写”“我会写”的自信,让他们多一点成功的感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家斯多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改变过去把作文当成沉重包袱的畏惧情绪,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驰骋,写出更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