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苑拾萃

走进快乐的生物课堂

市第八中学 刘颖芳

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与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的教育目标不仅局限于传授学生生物学知识,更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体验学习的乐趣,使之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感受成就的快乐。

知识源自课本,却不止于课本。例如,在探究细胞吸水与失水现象的课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实验以加以验证。有学生挖出小坑,分别注入盐、醋、糖等不同溶液,观察相同条件下细胞吸水与失水带来的变化;有学生将两根带刻度的小细管插入新鲜土豆,分别注入盐水和清水,观察液面变化以说明细胞吸水与失水现象;还有学生将两个橘子分别放入盐水和清水的烧杯中,观察其在水中的悬浮位置,以此说明细胞吸水与失水……这些富有创意的实验设计使我深切地感受到: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他们将描绘出斑斓的色彩;为学生创设特殊情境,他们便能设计出令人动容的场景。

二、学生勇于质疑,体验发现问题的好处。

学问之道,贵在质疑。学生提出问题,意味着思维有了方向和目标。例如,在讲解鱼类课程时,学生好奇:鱼产卵时会处于何种状态?鱼脱鳞是否会导致缺钙?讲解两栖类动物时,学生疑问:唤醒冬眠动物后,它会有何表现?讲解鸟类课程时,学生提问:卵生动物孵化后第一眼看到谁,就会将谁视为母亲吗?在探讨动物行为时,学生提问:乌贼喷出的墨汁能用来书写吗……学生们提出诸多有趣且值得探究的问题,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查找资料,不仅解决了诸多疑问,还拓宽了知识领域。

三、热点融入课堂,体验生活与学习的快乐。

生活中许多热点与生物学密切相关。如:新冠疫情、温室效应、艾滋病等,尤其是过去三年的新冠疫情,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新冠病毒、积极防范传染病,我们班开展了《认识新冠、远离传染病》主题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自身的防护意识,还培养了他们热爱自然、关注社会的爱国情怀。

当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便能激发他们的内在驱动力,培养自主观察、思考探究的良好习惯,从而助力他们的终身发展。

2024-01-16 市第八中学 刘颖芳 1 1 濮阳日报 c133858.html 1 走进快乐的生物课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