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交通运输局树牢“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全市工作大局”的意识,找准交通职责与服务企业的结合点,在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实施政策落实深化、企业发展助力、项目投资突破、交通物流畅通、运输服务提质、执法满意度提升、执法专项整治、问题办理攻坚八项行动,真正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助力“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入开展。
实施政策落实深化行动。拓展“运通贷”应用领域,争取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在濮阳多落地、快落地。持续实施高速公路货车差异化收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深化政策宣讲解读,动态更新惠企政策措施清单。组织懂政策、会服务的助企干部,面向服务对象开展政策宣讲活动。采取延长资格证年审期限、推广IC卡式电子《道路运输证》等措施,积极为道路运输企业纾困解难。推广道路运输从业电子资格证,全年生成电子证照3.55万个。
实施企业发展助力行动。大力发展定制客运,推动客运企业转型发展。研究高效发展政策措施,加强多式联运市场主体培育,推进网络货运发展。进一步优化“放管服效”改革,切实抓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重点任务落实。2023年9月11日,在全省率先开展普货资格证直接申领工作。全年发展3家旅游客运企业,新增70辆旅游包车;审批危险货物运输企业13家,新增危货运输车辆180台。
实施项目投资突破行动。2023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6亿元,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其中,阳新高速二期黄河桥和省道304濮阳白堽黄河桥年内建成通车,我市新增2个省际出口。濮聊高速连续破解征迁难题、土源难题,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国道240范县杨集黄河桥现浇T构即将全部合龙。农村公路2023年9月底新改建216公里,提前3个月超额完成200公里年度目标。我市区域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
实施交通物流畅通行动。推进交通物流保通保畅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健全应急指挥调度和运行监测体系,保障交通物流网络畅通运行。做好重点物资运输保通保畅,坚持动态监测、督导调度等制度,确保交通物流畅达高效。配合做好“白名单”企业运行监测工作,持续将公路等交通运输指标与“四保”平台的数据对接,配合做好行业运行监测。
实施运输服务提质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公交都市,持续提升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确保城市公交持续健康稳定运营。开展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增强群众出行体验和满意度。持续落实“绿色通道”惠民政策,提高高速公路网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整合汇聚“人、车、路、场”等全量数据资源,实现“公众交通信息一网知悉、交通行业监管一网掌控、交通运输数据一网进出”。
实施执法满意度提升行动。实施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提升三年行动,细化13项举措,全面提升执法队伍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执法能力和服务质效,夯实基层基础。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制订并实施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40项、减轻处罚事项清单2项、从轻处罚事项清单5项、不予实施行政强制事项清单3项。开展“执法体验周”“基层站所开放日”,邀请群众和媒体参与、观摩、体验执法工作,增进交通执法队伍与社会公众良性互动。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组织开展“微宣讲、走基层”活动,注重发挥行政指导的作用,采取提醒、示范、协商、建议、劝导等方式,指导行政相对人守法经营、依法办事。实行常规执法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和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打击非法营运,兑现奖金2.9万元,依法打击损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实施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市交通运输执法领域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抓实专项整治26项任务,抓好以案促改“十个一”活动,全面消除执法顽瘴痼疾。整治期间,编发简报104期,开展6期专项整治暨以案促改大论坛,举办为期7天的比武练兵活动,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和履职尽责能力明显提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进行执法案卷评查,开展“联百企驻百站”等活动,检视、收集、整改问题6类133个。建立制度机制18项,巩固拓展专项整治成果。
实施问题办理攻坚行动。深化市“万人助万企”活动工作专班交办企业问题办理机制,针对企业反映诉求,坚持“有诉即办”“有诉必办”,列出问题清单,全力协调解决。常态化开展交通工程项目企业、道路运输企业问题摸排,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倾听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促进政策制定更可及、服务企业更精准、纾困帮扶更有效。持续做好12家包联企业对接帮扶工作,全年走访企业60余家次,协调解决问题23个。
(贾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