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育专刊·教苑拾萃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市子路小学 王新芳

情感教育是爱的艺术,在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具有导向、激励及调节等功能。班主任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要学会与学生融洽相处,建立起相互理解、真诚相待、共同成长的新型师生关系,不断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

学会尊重学生 关心学生

尊重与关爱是情感教育中的重要元素,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任,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和悉心教导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严格”并非指教师在提出要求时需展现严厉的神情,而是指要求本身应严谨、持之以恒地执行,并在严谨之中融入关爱。教师应通过设定高要求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例如及时且有效地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认真、高效地完成预习任务等。因此,班主任在面对学生时,应保持严谨的态度,既不妥协,也不放松。

学会倾听学生心声 实现心灵互动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在于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在与学生交谈时,教师不仅扮演着“发言者”的角色,还应具备“倾听者”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关键在于对学生投入真挚的热忱,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多倾听学生的声音,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实现批评与表扬的适度,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应秉持“以笑容面对学生,俯身关注孩子”的原则,善于捕捉学生的言外之意,积极创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应诚挚地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关爱之心培育他们的精神成长。

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新课程标准主张以人为本,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所有教学活动都应紧密围绕学生展开,换位思考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常面临这样的困境:精心筹备的教案在实际授课时却遭遇教学困难,学生感到被动,师生之间默契不足。此时,教师需换位思考,全面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制约他们思维的因素。例如,在提出一个问题后,若学生未能积极配合,可能是问题过于深奥,学生难以触及;也可能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屑一顾;或是问题过于宽泛,学生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务必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启发引导,以达到“柳暗花明”的教学境界。

严以律己 善待学生的错误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如何妥善处理学生犯错呢?若采取请家长的方式,家长在回家后很可能将怒火撒在孩子身上,导致孩子遭受一顿严厉惩戒。这种做法或许能让孩子在威胁下屈服,但绝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到错误。此外,这种方式还会导致他们对教师产生误解与不信任,进而埋下隐患,诱发更为严重的叛逆行为。

当学生犯错时,班主任应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避免因一时冲动而导致失态,给学生带来心灵创伤。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应寻求一种既能纠正错误,又能维护师生关系的合理方式来处理问题。

有一次上课,在我讲授课程颇为投入之际,不经意间注意到,平日调皮捣蛋的一名学生竟然端坐规矩。仔细一瞧,原来他正在专心致志地练习书法。我心中暗想:这分明是昨日布置的作业尚未完成,此时他却突然用起功来,实在是令人费解。思前想后,我决定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然而,我随即冷静下来,唤起他的同桌回答问题。当他意识到我已经察觉到这一情况时,立刻低下头,将字帖收起,开始认真听讲。倘若我当时径直对他严厉斥责,或许将会引发截然不同的局面。

综上所述,真诚、尊重与理解构成了强化师生情感联系的纽带,成为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并为构建优良师生关系提供保障。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艺术的探索与实践是一个持续追求和完善的过程,作为班主任,只有充分发掘情感教育资源,发挥情感教育作用,才能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使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展现出更为显著的育人效果。

2024-01-23 市子路小学 王新芳 1 1 濮阳日报 c134222.html 1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