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苑拾萃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表达能力

市实验小学 王丽敏

课余之际,学生们欢声笑语,畅所欲言。然而一旦步入课堂,很多学生就变得沉默寡言,成了课堂上的观众,经常回答问题的总是那一小部分学生。不善表达虽说跟性格有一定关系,但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更是思维的结果。通过数学表达,能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与应用数学原理及概念,梳理思路,明确逻辑。熟练掌握数学表达技巧,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沟通协作能力,更能促进其思维品质的升华。如何使更多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变得能言善道呢?我浅谈三点建议。

精讲少讲 把课堂还给学生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普遍热衷于在课堂上展现自我,然而,随着年级升高,愿意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逐渐减少。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内容过多,留给学生表达的机会相对较少,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少讲,将课堂主导权归还给学生,给予他们充足的思考空间,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交流,使每节课都成为学生的实践平台。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交流中,学生的信心才能逐渐增强,表达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语言运用也才能更加精确。

教授方法 提供模仿范例

数学表达需要思路清晰,一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思路不明而不会表达。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讲题的思路和步骤,例如,在比较“1.23”和“1.45”大小时,可以教给学生这样比较:一读数:一点二三和一点四五;二看整数部分:1=1;三看十分位:2<4;所以1.23小于1.45。学生有了讲题的流程,就可以习得讲题方法,表达起来就会通顺流畅,逻辑也会更加严密。新授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先让那些思维比较快、表达比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让其他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并让所有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表达,达到人人会说的程度。

多元评价 开展评选活动

教师的评价导向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风向标,数学课不能只关注学生能否做对题,更应该关注学生思维和表达的双赢。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教师要注重手口并用,例如,每天讲一道题的常规练习,定期开展“讲题小达人”“课堂表达小明星”的评选。日复一日地练习,加上评选活动的激励,可以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要在数学课堂上促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以提升,关键在于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表达机会,从而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相关技能。简而言之,唯有通过实践,方可使学生的口齿变得更加灵巧。

2024-04-23 市实验小学 王丽敏 1 1 濮阳日报 c139304.html 1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表达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