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新的教学任务开始了。首次带一年级,面对这群刚满6岁的活泼学生,挑战不小。然而,已身为父母的我,耐心倍增,对学生充满亲切、喜爱和宽容。经过细心观察,我发现一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但规矩意识不足,因此,我决定调整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适应他们的成长需求。
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氛围
过去,我误认为一年级学生因年龄尚幼,缺乏合作、交流和讨论的能力,因此课堂上教师全权主导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方便课堂的组织和对学生的管理,同时也出于对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担忧。然而,我现在意识到,为了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我需要调整我的教学方式,我开始放慢教学节奏,学会在课堂上耐心等待,不再急于追赶每一个知识点。这样的改变,使我能够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9加几”这一知识点时,一节课的速算学习虽能让学生表现良好,但不符合课程和学生发展规律。正确做法是:先让学生用小棒实际操作,如摆出9根和4根小棒,询问总数并观察摆放和计算方式。通过摆、说、想、看、填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凑十法”,确保他们真正掌握并记忆相关知识。
获得学生的喜爱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然而,仅仅单方面地爱学生并不足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喜爱和崇拜教师,这样他们才会更愿意跟随教师学习。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每天都努力保持一个积极、阳光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确保他们不会对我产生反感。同时,我也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在下课后与他们进行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不轻易打断他们的发言,以免失去他们的信任和喜爱。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入学,对学校环境和同学还不够熟悉,难免会产生陌生和孤独感。因此,这段时间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和关爱,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年级的学生像幼苗,需要教师的呵护和引领,才能画出自己美丽的图案。我将致力于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教育,同时也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不断地自我完善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