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苑拾萃

仿写在教学中的运用

市子路小学 张倩雨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语文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技能和习惯的培养,只有通过正确地模仿和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其中,仿写作为一种读写相结合的有效方法,既是学生写作能力不断提升的必经途径,也是提升其写作技巧的关键手段。

教学《四季之美》一课时,文章按照季节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段的景致,作者用细致的笔触描写出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营造了美的氛围。学习第一段时,我抓住“一点儿一点儿”,让学生体会日出时缓慢的动态变化,抓住“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等词语,让学生体会黎明时天空颜色的微妙变化,感受黎明时天空的动态美。

课堂上,我让学生观看日落的视频与图片之后,着手描写日落的过程中天空颜色的变化,太阳形状的变化。学生们佳作五彩纷呈,写出了日落的美感。

有的学生写:太阳一边落下,一边变换着颜色,好像要把自己绚丽的色彩最后展示给世界万物看。它把海面照得金光闪闪,犹如许多金子铺在海上;天空被它照得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金灿灿;几只飞翔的海鸥,被它照得变成橙黄色的了。

有的学生写:此时,太阳的脸是鲜红鲜红的,它的光像是被谁抹去了,不再耀人眼目,而是十分柔和明亮。它向西缓缓地退着,像个俏丽的少女一样温存、恬静。渐渐地,红日只剩半边脸,一片晚霞,似五彩的面纱,海水也被染成了金黄色。

教学《落花生》一课时,作者由花生的特点道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耐人寻味的道理,我让学生也运用“借物喻文”写法,写其他事物,如梅兰竹菊、电线杆、钢笔等。

有的学生写:在每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梅花不畏严寒,坚强地绽放,为雪白的世界增添了一抹艳丽的红色。梅花那妩媚的身姿让人沉醉其中,它的勇敢坚强让我想到了一个职业——医生,他们勇往直前、逆行战“疫”,他们的背影就像风雪中傲然开放的梅花,耀眼夺目,他们是最坚韧、最艳丽的那一簇红梅。

有的学生写: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不仅是在酿蜜,还是在酿造生活,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虽渺小,但它的品质却是高尚的。看到它们,我想到了勤劳、具有奉献精神的农民伯伯。农民伯伯春种秋收,辛勤劳动,他们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际上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为后世子孙,酿造像蜜一样的生活。

借助故事仿写的方式,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其语言储备,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2024-04-23 市子路小学 张倩雨 1 1 濮阳日报 c139302.html 1 仿写在教学中的运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