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整合师资及软硬件教育资源,科学规划农村中小学校布局,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2023年11月份开始,濮阳县实施了“合点并校”工作,目前正在稳步推进。
正视问题 担当作为
濮阳县农村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村小及教学点,这些教学点布局零散,学生人数较少,但占用了相对较多的师资力量,无法形成规模化教育,从而严重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升。据统计,全县农村学校中在读人数不足100人的学校共有193所,占全县农村学校总数的60%,这些学校共有学生5494人,却占用了1014名教师资源,造成了显著的师资浪费现象。相比之下,县城区学校共29所,在校生人数达到66255人,占濮阳县中小学生总数的58%,而现有教师数量仅为3395人,存在明显的师资缺口。为了弥补这一缺口,部分县城区学校采取了外聘教师的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的问题,但外聘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也增加了财政负担,还存在劳资纠纷等不稳定因素。鉴于当前全县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师资队伍流动性不足的现状,以及广大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全县教育资源急需进行优化整合,师资队伍急需实现合理流动。因此,“合点并校”工作应运而生,其推进势在必行。
领导重视 上下联动
濮阳县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得到了濮阳县委、县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为稳妥实施此项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有力推动了濮阳县“合点并校”工作的顺利开展。濮阳县教育局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会议,研判形势,分析利弊,提前谋划,领导班子和局机关股室加强分包乡镇工作的调研指导,指导乡镇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协调解决各类问题,每周总结进度,有力推动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统一思想 充分发动
2023年12月初,濮阳县教育局在广泛调研、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濮阳县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指导意见》,明确了“合点并校”的目标任务、实施原则和步骤,规划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并细化了有关问题的解决措施,为乡镇开展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各乡镇因地制宜,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一乡一方案、一校一策略”的原则,制定了各乡镇“合点并校”实施方案。此外,濮阳县教育局先后组织召开三次布局调整动员会,现场研判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各乡镇中心校、各农村学校也先后多次组织召开班子会、教职工会、家长会等,宣传政策,征求意见,为做好“合点并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方支持 通力配合
一是积极沟通属地党委政府。濮阳县教育局、各乡镇中心校与属地党委政府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汇报工作,及时沟通工作进展和需求,得到了属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认可,积极协调解决推进过程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争取广大教职工的拥护和支持。通过广泛宣传政策,层层动员部署,争取教职工对教育长远发展的大力支持。三是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发动学校多次召开家长会,深入到村街宣讲政策,营造舆论氛围,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动“合点并校”工作顺利进行。
截至目前,濮阳县已有6个乡镇完成合并任务,合并学校106所。合并后,学校呈现出全新气象,教师积极性显著提升,学生团体意识增强,学生管理有序,教研工作正常推进。通过“合点并校”整合乡村学校,富余出一大批教师,为优化师资力量奠定了基础。同时,其他15个乡镇“合点并校”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将利用暑假时间逐步完成合并任务。
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