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最重要的特点是整体性。在落实大单元教学时,要瞄准核心素养,遵循学习逻辑,强化目标引领,优化组织架构,创设生活情境,实施任务驱动,引导合作探究,促进整体认知。下面以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及其第四课《说说我们的学校》为例,浅谈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分析梳理教材内容 明确学习任务
大单元教学背景下,教师要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系统分析教材,从学习逻辑出发将各课内容整合关联,梳理出对接学生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任务。
《我们的学校》这一单元安排了《说说我们的学校》《走近我们的老师》《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三课内容,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整体认识学校、学会与人交往、培养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其核心素养落脚在道德修养、责任意识、健全人格、法治观念四个方面。前两课分别从学校和教师层面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认识自己的学校,为最后一课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的教学奠定基础。
寻找合适组织者 优化学习架构
大单元教学要有明确的单元整体目标,还要在结构上呈现出一个整体,这就需要制定出符合单元整体目标的学习架构,通过问题链、任务串或观念层把各学习内容串联起来,使单元结构化。
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这一单元可实施主题为“我爱学校”项目化学习,并将其细化为解说学校、夸夸老师、建言献策三个子项目,开展以“了解学校”“理解老师”“参与学校生活”三个方面的学习探索。具体到《说说我们的学校》一课,就要完成以“美丽的学校”“有趣的学校”“温暖的学校”“不简单的学校”为学习任务的“解说学校”主题子项目。
创设大情境 丰富教学活动
大单元教学需要把学习内容嵌入链接实际生活的大情境中,让学生突破学校和课堂的时空,聚焦解决生活真实问题,使学习更有实际意义,促进学习认知具整体性。
在这一单元可设置接待来访客人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完成向客人介绍学校情况的项目,并组织多个学习任务,让学生了解学校历史变迁和老师的工作表现,思考学校的不足,愿意为学校发展出谋献计,以此实现学生整体认知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