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服务群众“零距离” 多元解纷促和谐

——华龙区建设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纪实

近年来,华龙区建设办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立足辖区实际,按照“调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聚焦家庭情感、邻里矛盾纠纷,创新成立各具特色的矛调工作室,通过不断压实责任、强化宣传引导、坚持靠前化解,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命案防范工作,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

责任体系确保工作落实

为从严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该办建立街道党工委书记、主任亲自抓—分包村(居)科级干部具体抓—社区书记直接抓的“三级责任体系”,明确人员、时限和工作措施,遵循“排查—化解—销号”工作机制,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担。同时,建立健全家庭和谐服务档卡,兜清问题底数,根据问题严重程度,标注红色、黄色、蓝色预警标识,定期对疑难问题进行分析研判,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命案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品牌工作室助力问题化解

为给居民化解矛盾纠纷搭建平台,该办开拓思路、创新方式,依托辖区人才资源优势,成立社玲调解工作室、人大代表俊娟家事工作室、振阳书记茶话工作室、阳光议事厅等品牌工作室,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群众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早发现、早报告、早疏导、早化解,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社玲调解”工作室的领头人李社玲,是一名有着30余年群众工作经验的社区干部,她探索成立的“社玲调解”服务中心,同时联系着10余支矛调小分队。该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矛调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真正做到将邻里争执化解在基层,邻里矛盾调解在社区。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已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0余件,切实将问题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人大代表俊娟家事工作室于2023年4月成立,是市城区首家人大代表工作室,其宗旨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辖区居民化解矛盾纠纷,助力和谐社会建设。该工作室依托专业的人才队伍,为辖区居民提供“律师+心理咨询师”双师服务,并通过在社区驻点,实现了建设办11个村(居)法律咨询服务全覆盖。截至目前,该工作室成功举办法律讲座56场,接待群众300余人次;其打造的《俊娟代表来普法》线上直播普法栏目,已开展直播普法活动20余场,1.8万人次观看;发布的200余条普法短视频,吸引了2.8万名粉丝的关注。

振阳书记茶话工作室是建设办站前社区党委依托站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社区党委书记王振阳量身打造的工作室。该工作室通过“以茶会友、以茶交心”的方式,让居民在这里敞开心扉说困难、谈心事、提建议、化矛盾,真正做到让居民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苦有地方诉,第一时间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茶话工作室自建成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8件,得到中纪委、省纪委的关注和宣传。

专业队伍强化源头防控

该办充分发挥专业队伍作用,熟练运用“三官两员一顾问”和“三员三队+N队伍”工作机制,依托各类特色调解室,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命案防范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六类户”大排查,着重排查掌握的婚恋、家庭、邻里矛盾纠纷案件及“三失户”线索信息,将风险未消除、调处未成功的案件或人员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研判,及时建立警情档卡,实施“一案一档”管理。同时,整合公安、城管、应急、社区等部门资源,加强巡逻排查,主动靠前化解,做到横到边纵到底,把压力传导到位。

重点管控筑牢安全防线

该办树立“命案可防可控”理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工作责任心,在实行“红、黄、蓝”三级精准管控方面,下足绣花功夫。不断完善家庭服务档卡,将辖区内易肇事肇祸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列入重点管控名单,全面进行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防止因漏管、脱管导致重大刑事案件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的发生。对“六类户”“三失一偏”等重点人员实行台账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社区网格员联合社区民警实施24小时监管并做好关心关怀工作。

宣传引导营造和谐氛围

该办针对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遇事易冲动等情况,围绕《刑法》《婚姻法》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组织法律明白人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采取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同时,利用微信、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宣传典型案例及普法宣传标语,线上线下营造平安建设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该办共建立健全家庭和谐服务档卡1.98万份,协调矛盾纠纷98件,推送防电诈、防非法集资、创建和谐家庭等警情和宣传信息80余条。

下一步,该办将紧盯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这一目标,不断深化品牌建设,以“党建引领、多网融合、诉源治理、资源整合”为核心,探索打造“十户联防+人民调解”工作新模式,通过建立楼宇安全共同体,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在邻里守望相助中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周红艳

2024-11-28 ——华龙区建设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纪实 1 1 濮阳日报 c150609.html 1 服务群众“零距离” 多元解纷促和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