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经典作品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凝聚着智者的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涵泳经典,让经典浸润心田,是传承文化、提升自我、感悟人生的必经之路。
引领学生涵泳经典
作为一线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魅力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引领学生走进经典,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浸润和滋养。涵泳经典,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终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上,我注重将经典作品融入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感悟,让他们领略经典文化的魅力。我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挥想象力,将经典作品中的智慧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我在教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时,以读为主、读悟结合为原则,通过“读顺—读到—读懂”的方式,关注诗中的“景、人、事、情”,引导学生关注时间和物象,感受人物情思,通过数轴的方式让历史场景可视化,这个过程让学生通过意境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内化与输出,真正让学生领悟经典,浸润心灵。
自我提升浸润心田
涵泳经典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我不断学习、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文修养。
在工作之余,我研读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90岁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懂得释怀,不消耗自己,也不耽误别人;研读了王林波的《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例一线研修》,王林波老师亲身实践过的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例,课型既丰富又有代表性,涉及六个年级,涵盖了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三个层面的学习任务群。书中所呈现的任务群视域下的教学理念,让我深刻意识到,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传统的逐字逐句讲解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要以任务为驱动,整合多种学习要素,为学生创设更具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情境。可以通过设置“举办课文故事大赛”“为课文场景作画并描述”等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自然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语文素养。
涵泳经典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和不断探索,让经典浸润更多学生的心田。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用情去教、用智慧去引导,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既有知识、又有品质、更有情怀的优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