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苑拾萃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市实验小学 李丽茹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学习的起始阶段,如何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习作基础,使他们能够写作、善于写作,并最终热爱写作,是教师们面临的一大挑战。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及教学实践,我认为三年级的习作教学应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

积累素材 激发兴趣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常常面临三种困境:有写作的冲动,却缺乏素材;有内容可写,却难以具体化;受限于有限的写作素材,写作点显得贫乏。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确保他们在习作中有话可说。

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教授观察方法主要是指导他们有序地观察: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先人后景。例如,教学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教师提前一周布置任务,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在学生动笔前,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观察,并指导他们如何观察,让学生理解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细致观察的习惯。只有亲身感受生活,仔细观察周围世界,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能有话可写,文章才能真实生动。

从阅读中积累素材。要写好作文,必须广泛阅读。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将他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情感。通过每天诵读美文、批注感受、摘抄佳句,激发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从生活中领悟和积累。通过阅读,学生不仅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精彩片段,还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语言工具来更好地表达自己。经过长期积累和内化,学生的写作语言不断丰富,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大大减少,作文也能变得生动起来。

融入情境 搭建支架

习作指导就像搭建脚手架,恰当的脚手架能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实现飞跃。搭建支架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创设情境,打开学生思路。在教学第三单元《我来编童话》时,这篇习作根据提示情境,打开思路,努力把夸张、奇特的故事情节写清楚,给人以趣味感,于是我创设了“魔法学院”这一特殊而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思路,为学生的写作搭建支架。搭建习作支架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图表和提示等方法。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灵活运用各种支架,循序渐进为习作“加料”,助力学生习作化“难”为“易”,降低写作坡度,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从而敢于写作、爱上写作,让学生感到习作是一件美好的事。

2025-03-11 市实验小学 李丽茹 1 1 濮阳日报 c155751.html 1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