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正暖,我出门散步,忽然被小区门前的一棵树吸引。只见树叶已然落尽,树干与枝杈棱角分明,或粗壮,或蜿蜒,杂而不乱。枝头阳光雀跃着,形成交错的光影,添了几分深邃和灵动。远远望去,分明是一幅精心排布过的蚀刻版画,我不禁被这纯粹的美深深吸引。
纯粹的美,不仅藏于自然,还会隐于书画中。白纸黑线,以最简洁的笔墨寄万象于其中。我曾看到一组观音白描,线条流畅如河、细腻如丝、自然如虹,一气呵成。清人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曾记:白描“以笔勾取其形,笔下曲折周到轻重合宜,无纤毫之失,则形得而神亦在个中矣”。观音眼底的慈悲、体态的典雅,都凝练在线条的婉转和疏密之间。目之所及,简约直白的美跃出纸面。
黑白灰色调总是人们眼中纯粹的极致。摄影巨匠彼得·林德伯格,尤其擅长用纯粹的黑白灰。在他的一幅作品中,一个素颜女子嘴唇微张,一手捻着眼线笔专注描摹。女子脸部和手指的亮灰色渐变至深色背景,形成了细腻而柔和的对比。除此之外,便无他色。蓬乱的头发、散落的雀斑,在色调的罩染下,更显质感。创作者曾说:“我总能从黑白世界中看到比彩色世界里更多的真实。”其作品恰好诠释了这种不加修饰的美。
琴声悠扬,纯净如天籁。我喜欢聆听作曲家伊戈尔·克鲁托伊的《悲伤天使》,当音乐响起,钢琴的音符瞬间盈满整个房间,犹如活泼的精灵在光影中翩翩起舞。闭上眼睛,沉浸在音符的海洋,那剔透的音质像冰面初融的溪水,清澈见底。渐渐地,透明的音乐如轻纱般包裹了我,让我也轻盈起来,化成一朵云、一滴雨,随风舞动。澄澈琴声,深深触动了我内心的和弦。
蒋勋在大学任教时,曾于音乐品鉴课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当大多数学生埋头抄写黑板上的笔记、无心欣赏时,蒋勋注意到角落有一个男生,神情专注,完全沉浸在音乐中。当激昂的音符如海浪拍打礁石般汹涌时,那个男生忽然泪流满面。看到这一幕,蒋勋不禁在心里问自己:可以给他打100分吗?并非所有人都能领略音乐的美,唯有那些清澈如玉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的深邃与曼妙。
世间的美千姿百态,唯有纯粹之美,因其不染纤尘,而隽永恒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