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明月湖小学始终秉承“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围绕全面育人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五育”并举为指导,积极探索阳光体育活动的创新路径,形成了以“课间微运动+课程全链条”赋能学生健康成长的体育新模式。
创新课间活动设计 打造多彩课间风景
课间口号激斗志 午间韵律展风采
上午课间操30分钟,全员参与“激情跑操”,融入感恩特色口号,通过整齐步伐与嘹亮口号,激发集体荣誉感,锤炼意志品质。下午课间操30分钟,学期初,学生学习啦啦操,用欢快的节奏和动作驱散学习压力,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学期中,进行啦啦操比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一班一品”创品牌 课间活动展精彩
学校致力于打造活力四射、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启动“课间一刻钟”活动,制定科学的检查制度,确保“班班有项目、人人有技能”。低年级以跳绳、丢沙包等传统游戏为主,锻炼手眼协调与反应能力,在玩乐中提升身体素质,培养规则意识。中高年级开展跳皮筋、五子棋、象棋等项目,让学生在课间放松大脑,劳逸结合,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课间15分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力充电站”。
开足开齐体育课程 夯实师生健康体能
学校将体育课均匀分布在周一至周五的课表中,保证每班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或体艺课),结合课后服务无作业日和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段,确保学生每日体育锻炼的连贯性。
一是制订弹性课程计划。如安排室内体育理论课、室内健身操、课桌舞等课程,利用教室空间进行简单运动,维持学生日常运动量。
二是设计多元体育课程。除常规的田径、篮球、足球等项目外,增设特色课程,如武术、轮滑、射箭等,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
三是全面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进行分层教学,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注重基本运动技能的培养与巩固;对于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开展拓展性训练与竞赛活动,挖掘学生运动潜力。
四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首先,进行教师培训转型:对有体育特长或兴趣的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体育教学专项培训,使其能兼任部分体育课。例如,部分年轻的数学、语文教师身体素质好,可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参加体育教学技能培训,学习体育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等内容,培训合格后承担部分低年级体育课教学任务。其次,合理调配课程:梳理体育教师现有课程安排,重新优化课程表。根据不同年级体育课的难易程度和体能要求,合理分配教师授课班级。例如,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教高年级较复杂的体育项目课程,年轻教师负责低年级基础体能和简单体育游戏课程,提高教学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师资浪费。最后,招聘编外体育专业教师:学校现有12名专业体育教师,针对教师数量不够的问题,学校发布体育教师招聘信息,吸引具备体育专业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到校任教。
目前,学校推行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已初见成效: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提升至90%,近视率同比下降了5%,并且课间安全事故实现了零发生。根据家长满意度调查,有高达99.5%的家长表示认同“孩子体能有所增强,性格变得更加阳光”的观点。接下来,学校计划进一步深化“体育+学科”的融合教学,探索诸如“数学障碍跑”“英语单词跳格子”等富有创意的跨学科游戏活动。
教育之道,贵在唤醒生命活力。清丰县明月湖小学将继续以体育为支点,撬动“五育”融合,让每一个学生在奔跑中强健体魄、在合作中涵养品格、在挑战中绽放自信,真正成长为“脚下有力量、眼中有光芒、心中有担当”的新时代明月少年。(通讯员 孙景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