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小庭院』撬动『大产业』

——范县白衣阁镇『庭院经济』发展观察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范县白衣阁镇以“庭院经济”为突破口,2024年,累计培育示范户16户,户均年增收超过3万元,带动就业50余人,探索出“产业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特色发展路径,让传统农家庭院蝶变为乡村振兴的活力细胞。

党建引领聚合力

把稳发展方向

该镇构建“党委统揽—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四级联动机制,形成“庭院经济”全链条推进体系。

基础设施提质。该镇统筹推进环境整治与产业配套,新修道路80公里,安装路灯220盏,改造闲置宅基地及边角地113处,同步实施庭院水电管网升级,实现从“美丽庭院”向“经济庭院”的转变。

示范创建增效。该镇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各村党支部牵头打造辣椒种植、传统醋坊等特色产业带,评选“庭院经济先进户”等典型125户,建立“共谋共建共享”发展机制。

数字赋能推广。该镇配备专业拍摄设备,组建新媒体运营团队,为周家月饼等特色产品制作宣传视频26期,单期浏览量突破2000次,带动产品咨询量增长30%,入选范县电商示范镇。

机制创新破瓶颈

激发内生动能

该镇构建“分类培育—环境优化—利益共享”工作机制,破解土地、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制约,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精准培育产业。该镇实施“一村一策”差异化发展,划分种植、加工两大板块,开展技术培训13场,建设标准化生产车间,推动刘氏挂面等“非遗”产品线上销售额大幅增长。

生态宜居筑基。该镇创新“以工代赈”模式,完成卫生厕所改造3210户,创建“最美庭院”156户,道路硬化、庭院绿化等工程带动村民务工增收,全镇绿化覆盖率提升75%。

风险共担共赢。该镇与龙头企业建立“保底收购+二次分红”机制,发展订单农业45户,通过集约采购降低生产成本15%,品牌溢价提升产品利润3%,辣椒等传统作物亩均收益增加800元,增强了农户从事“庭院经济”的信心和稳定性。

群众主体共参与 凝聚发展共识

该镇通过能力提升、机制激励、生态融合三大策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从“旁观者”到“主力军”的角色转变。

技能培训强基。该镇开设“非遗”传承、电商运营等6类“庭院课堂”,市级“非遗”陈家老醋传承人陈玉延带动20户家庭发展酿醋工坊,人均年增收8000元。

评比激励提质。该镇建立“月评比—季展示—年表彰”机制,评选“美丽庭院”78户、“致富能手”32人,制作短视频专题报道28期,闲置庭院利用率从35%提升至82%。

生态循环增效。该镇实施“庭院微循环”工程,建成“畜禽养殖—沼气利用—有机种植”生态链试点,推广果蔬立体种植模式,户均年节省化肥支出600元,生态产品溢价达15%。

该镇通过“党建领航+机制创新+群众共创”模式,不仅让庭院“方寸之地”焕发出蓬勃生机,更探索出一条资源盘活、生态赋能、群众共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今后,该镇将深化“庭院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品标准化认证、区域品牌创建和产业集群培育,让更多“小庭院”成长为“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白衣阁样板”。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崔若琳

2025-04-24 ——范县白衣阁镇『庭院经济』发展观察 1 1 濮阳日报 c158459.html 1 『小庭院』撬动『大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