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刚步入小学,学习兴趣还未完全激发,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因此,入学第一个学期尤为关键。在这一关键时期,如何采取多方位的方法让教育影响逐步展开呢?我依托绘本阅读展开了研究。
激发阅读热情
绘本以其精美的图画和简洁生动的文字,能够快速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容易进入阅读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渴望。在阅读绘本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通过观察画面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绘本阅读推广活动,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显著提升,他们更倾向于主动阅读各类书籍,并在课堂上更积极地参与语文相关活动。
培养阅读习惯
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观察学生阅读绘本的行为表现,同时观察学生在其他语文学习环节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是否因为绘本阅读而有所改变。在教室窗台设立图书架,配备丰富多样的绘本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安排阅读课,让学生自由阅读,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组织绘本故事分享会,让学生上台讲述自己喜欢的绘本故事,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开展绘本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创作简单的绘本,加深对绘本的理解,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交流阅读方法
教师和学生一起观察绘本封面,让学生描述封面上的人物、场景、颜色等信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据封面和书名,鼓励学生猜测绘本的内容,以此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在阅读过程中,适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当绘本中出现角色对话时,让学生模仿角色的语气、语调进行朗读。组织学生将绘本内容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将绘本中的文字转化为自己的台词,并通过动作、表情等进行表达,充分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围绕绘本的主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讨论,丰富他们的表达内容。
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动态变化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个性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同时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