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育专刊·教苑拾萃

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评价的重构与实践

市油田第五小学 李苗苗

当前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评价存在“重分数轻能力”“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以六年级语文教学为例,提出“三个维度、四个阶段”的评价体系,结合过程记录、实践活动和分级标准,让评价更贴近学生实际,助力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教学评价改革的具体做法

构建“三维四阶”评价体系。语言能力的培养(从认字到创作)。例如,学完《那个星期天》后,让学生画“心情变化图”,用动作描写和内心独白还原课文,检验他们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从理解到创新)。对比《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设计“抒情方式对比表”,引导学生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培养逻辑思维。审美与文化的传承(从感知到创造)。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时,组织“家书朗诵会”,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会革命精神,并创作自己的爱国小诗。

创新评价方式。记录成长过程。每个学生准备“语文成长袋”,存放课堂笔记、作文草稿、朗读录音等,定期展示进步。设计实践任务。例如,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时,举办“科学发现发布会”,学生模拟科学家介绍自己的“发现”,教师观察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分级鼓励进步。制订“三级评价标准”:基础(字词正确)、进阶(语句流畅)、拓展(创意表达)。学生逐级挑战,获得对应徽章。

单元教学中的评价实践

人文主题评价。通过“亲情故事分享会”等活动,观察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开展“红色经典诵读”,评选“最佳传承小达人”。语文技能评价。用“雷达图”量化学生抒情方式的运用(如直接抒情、借景抒情);组织辩论会,评估逻辑思维和临场反应。

让评价更有效的建议

工具要简单好用。设计“阅读打卡表”“创意写作积分卡”,学生每天记录阅读和练笔情况。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自评,用“五星评分法”给自己的作文打分。小组互评,同桌互相批改日记,用“夸夸卡”写出对方优点。家长参与,定期邀请家长填写“家庭阅读反馈表”。反馈要及时灵活。利用班级微信群,教师随时点评学生朗读视频;用小程序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指出进步方向。

语文评价改革的关键,是让评价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少一些冷冰冰的分数,多一些记录过程的鼓励;少一些标准答案,多一些创意表达的空间。只有这样,语文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在课堂上生根发芽。

2025-04-29 市油田第五小学 李苗苗 1 1 濮阳日报 c158750.html 1 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评价的重构与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