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有芒的麦子成熟了,有芒的稻子要插秧了。农村到处都是忙碌的场景,这个季节雨水多,割麦、插秧、晒麦子,都得和老天争分夺秒地抢阳光。
刚分田到户的时候,到了芒种节气,村里的大喇叭就响个不停,提醒人们“三夏”大忙要抢收抢种。“三夏”指的是夏收、夏种和夏管,人们又称芒种为“忙种”,“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打火夜插秧”,这首农谚说的就是芒种时节的“忙”。
这个时候,学校也会放忙假,上小学的我也帮不了什么大忙。上午在家煮好饭送到田头,下午就在地里捡麦穗。捡麦穗的时候就怕被麦芒刺,麦芒是麦穗上又细又硬、又尖又长的尖刺,突然被扎一下,那感觉可真不好受。
八十几岁的老岳母,种了一辈子的地,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打理着门前的菜园子和二亩八分地,谁要是劝她不种地就跟谁急。于是每年芒种前,爱人便赶回老家帮忙割麦插秧。昨天傍晚的时候,爱人在电话里说,麦子都是收割机收的,已经运到家里了,天气不好,要抢太阳晒。现在岳母也服老了,以前给她钱,她都舍不得请收割机,总是起早摸黑地自己割麦子。
芒种,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几千年来,一代代人传承着农耕的智慧,播种着希望与未来。历朝历代,有许多描述农家芒种割麦插秧的诗词:“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描绘出芒种时节雨润大地、众人插秧的景象;“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又道尽了农家在这个时节的忙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展现出一家人分工协作的画面;“节序惊心芒种迫,分秧须及夏初天”,点明了芒种时节插秧的紧迫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更在劳作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以往芒种全靠手工,人们弯腰躬背,面朝黄土背朝天。麦子熟了,手持镰刀,麦穗在手中一片一片地倒下。插秧时,左手握着秧苗,右手在水里点插着,一行行嫩绿的秧苗在泥土中焕发起新的生命。我种地的技术不太好,割麦是往前走,我是常常落在别人后面;插秧往后退,我却总是在大家的前面。
现如今,收割耕种都是机械化了,芒种没有那么忙了。收割机是田野中最具代表性的机械,其高效的作业能力令人惊叹。插秧机插的秧又快又整齐,那速度和效果是人工怎么也比不上的。就连喷农药、撒化肥也都用上了无人机。
芒种,是耕耘与收获的交会点,也是一年四季农家最忙的时候。收割机、插秧机的轰鸣替代了人们忙碌劳作时挥洒汗水的场景。布谷鸟在麦秸垛上唱着,青蛙在秧田里叫着,这唱叫声是芒种时节最动听的乐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付出汗水,辛勤劳动,就能收获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