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实践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 开创基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新局面

□ 贾培耕

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为新时代作风建设把舵定向,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引领社风民风向善向上。当前,全党正在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基层党委负责人,我深感责任在肩,必须扛牢政治责任,将作风建设作为永恒课题常抓不懈,以坚强党性固本培元,以正风肃纪激浊扬清,以自我革命护航发展,努力在龙都大地上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奋力开创胡村乡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新局面。

一、增强党性修养,在筑牢思想根基上持续用力

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首要在于增强党性修养、改造自身主观世界。

以忠诚固根本。“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首要政治品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

以信仰强定力。“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坚持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觉悟。

以纪律守底线。“坚持党性原则,关键是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持续加强党纪法规学习,时刻绷紧纪律之弦,涵养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将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作风建设提供坚实纪律保障。

二、厚植为民情怀,在推进集中整治上精准发力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关键在于厚植为民情怀、回应群众关切。

聚焦重点领域严查快办。坚决落实上级关于“群腐”集中整治再狠抓两年的部署要求,紧盯“6+4”整治重点和“16+1”具体实事,坚持风腐同查同治,对问题线索深挖细查、快查快结。去年以来,胡村乡共处置办结问题线索32件,立案查处13件,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反腐就在身边。

聚焦急难愁盼办好实事。自主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精准掌握群众“急难愁盼”,坚决纠治不担当、不作为及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饮水、交通、土地等难题。去年累计解决民生难题8件,惠及群众1.9万人,努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难事办成。

聚焦常治长效建章立制。坚持系统思维,强化制度保障,全面梳理整合全乡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建设、财务管理等各方面制度,精心编制涵盖32项制度、5.8万字的胡村乡各项制度汇编,推动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用权的长效机制,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专项整治长效化,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三、服务发展全局,在推动作风转变上凝聚合力

优良作风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尚虚谈、多务实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落实到保障民生、维护稳定、推动发展上。

以作风锻造过硬队伍。深入开展“转作风、讲奉献、促发展”专项行动,通过举办干部论坛、组织集体学习、培树先进典型,打造一支讲政治、讲团结、讲担当、讲纪律的高素质高水平基层干部队伍;同步加强“五星”支部建设,扎实做好村党组书记后备力量储备,高标准谋划村“两委”换届,不断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以作风提升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实做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加强命案防范工作;严格落实“三到位一处理”要求,提升信访工作质效,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毫不松懈守好安全生产、防火禁烧、防汛减灾、耕地保护、生态环保等底线,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以作风赋能城乡发展。立足农业乡镇实际,坚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科学谋划特色产业发展,切实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依托城乡接合部区位优势,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全力服务保障濮阳龙山北片区建设,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胡村乡将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加压用力,狠抓作风建设,不断以优良党风政风赢得民心、汇聚力量;聚焦“两高四着力”,狠抓各项任务落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效,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胡村力量。

2025-07-02 □ 贾培耕 1 1 濮阳日报 c161560.html 1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 开创基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新局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