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改前沿

认清教育本质 更新育人观念

——陕西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市实验小学 刘毅

8月7日,立秋时节,天气依然炎热,我和来自濮阳市直学校的九十名小学语文教师一起来到千年古都西安,齐聚美丽的陕西师范大学校园,开启为期六天的暑期研学培训之旅。专家教授的讲座精彩纷呈,犹如阳光雨露滋润着我们的身心,让大家都受益匪浅。特别是王吾堂教授的讲座《教育与核心素养》和贺卫东教授的讲座《核心素养视角的生本语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让我明白了教师应该以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为起点做到因材施教。

著名教育家杜威在1897年出版的《我的教育信条》中也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而我们目前的大多数教育,恰恰与此相悖。长期以来,我们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过分看重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对学生素养的培养。我们给学生提供的课程单一,教学方法也单一,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学生都只能学同样的内容。课堂上大量重复、机械的训练和一刀切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在学校完全处于被管制的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缺少成长的空间,个性受到压抑。传统教育一直是“不见树木,只见森林”,我们希望把所有的孩子都变成一样的“好学生”,让所有的孩子都走在同一条通往所谓成功的大道上。但实际上,这棵树和那棵树并不一样,我们没有权力通过竞争淘汰任何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的个性都是独特的,潜能都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理解尊重差异,耐心发现特长、真心发掘潜能、爱心发扬个性,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展。学校教育不是要抹平学生的独特性,而在于寻找每一个学生身上个性的最强点和闪光点,帮助学生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力和个性才能的道路,帮助他们发现自身潜藏的能力,并为其搭建合适的成长平台,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认知、自我唤醒、自我发现,自我教育,从而形成独立人格、独立思想,最终成为与众不同的健康成长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而今,核心素养时代已经来临,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一定要认清教育的本质,顺应教育的规律,转变育人的观念。一定要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不断摸索、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敢于接受教育教学改革的挑战,着力于学生素养的提升,建构新型师生关系,打造新型特色课堂,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努力做到:从课本走向生本,以“生命关照”为起点,以“生活体验”为支点,以“主动思维”为重点,以“素养形成”为终点,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用,为学生的天性着想,为学生的未来着想,为社会培养适合新时代发展的有用人才。

教育改革犹如一座高山,但只要努力不辍,奋斗不止,终有一天,我们一定能够攀越教育改革这座高峰,为濮阳的教育事业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2018-09-03 ——陕西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1 1 濮阳日报 c21193.html 1 认清教育本质 更新育人观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