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整理东西,我翻看这几年小学毕业生照片时,在2017年和2018年的毕业照里几乎同样的位置上,有两个长得特别相像的男孩,他们就是我先后送毕业的兄弟俩——哥哥小奥和弟弟小昭。
这是来自离异家庭的两个孩子,他们的父亲有外遇后就离婚了,他们被判跟着父亲和继母生活。母亲到外地谋生,为方便联系,给他们买了一部手机。父亲和继母在生活和学习上常疏于管教,所以他们放学后时常是兄弟两人在家。他们捧着手机看电视剧,甚至三更半夜趁家人睡着,偷偷地钻进被窝里打游戏,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每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见到这样的场景:他们早上睡眼蒙胧地进了教室,听课时也哈欠不断,困了用课本挡住头,趴在桌上睡觉。
看着他们的学习成绩由七八十分降到三四十分,我心里非常着急。我曾通过开家长会、打电话等方式和家长沟通,甚至从郑州找来他们的亲生母亲面谈,试图解决问题,但是都收效甚微。
造成小奥小昭这样的状况,从表面上看是手机惹的祸,其实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家庭变故造成的。如果他们的父母处理好夫妻关系,与孩子和睦相处,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他们怎会终日游荡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他们的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的大多数时间都在玩手机。
小奥和小昭的故事很让人心痛,孩子迷恋手机,责任不全在孩子。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旁边,你却在看手机。”手机可以随时拿起,孩子却不能随意放下。家长要了解网络游戏吸引孩子的原因,帮助他们从虚拟的游戏世界里走出来。
是时候放下手机了,家长好好陪陪孩子吧!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参与户外锻炼、做一次久违的亲子游戏、赴一次长途或短途的旅行……家长再不陪孩子,孩子就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