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推行“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学生要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成为国之栋梁,迫切需要学校切实提高育人水平,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体系。绿城中学致力于打造“爱学习、爱运动”的教育教学体系。“爱学习、爱运动”并非单纯指向提高学生成绩、强健学生体魄,它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立足一个思想引领,包含学生和教师两个层次,贯穿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思想引领是方向,爱学习、爱运动是动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目标。今后五年,绿城中学将着力构建“爱学习、爱运动”的教育教学体系。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坚定师生的理想信念
“爱学习、爱运动”的教育教学体系落实到绿城中学实际就是培养爱学习、爱运动、阳光健康的中学生,打造一支爱工作、爱生活、德高技精的教师队伍,培养师生昂扬的精神、健全的心理、强健的体魄、广博的学识。任何目标的达成都需要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指南针,是构建“爱学习、爱运动”教育教学体系的根本保证。
(一)把准政治方向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指引,全面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迅速及时学习,学懂悟透党的方针政策,把方向问题融汇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尤其是教育政策、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少年儿童铸魂育人新模式,搞活“日新学堂”,让党的政策、党史知识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胸怀与信仰。
(二)强化正气教育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气立身、大气为人、骨气做事”的价值取向,组织编撰正气歌校本系列教材《正气立身——天地正气助人踔厉奋发》《大气为人——人生有多远 全在心量间》《骨气做事》,把正气文化系统化、课程化。加强书香校园建设,扩大师生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养成人人爱学习、人人爱读书的好习惯,使校园蕴涵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
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爱学习、爱运动的中学生
教师的教为教学的手段,学生的学为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是学生接受知识、融化知识、加工知识、创新知识的过程。备课、授新、训练、考试、讲评等工作都是帮助学生把外界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知识、学识、见识的过程。
(一)创新“四合一教学”,打造有效课堂
以“四合一教学”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素养和学习成绩,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以全脑偏好图为根基,建立有效的4~6人学习小组,让一个个学生“动”起来,让一个个小组“动”起来,兵教兵,兵管兵,每个兵都有责任,每个兵都是主动者;逐步建立完善课堂评价机制,适当给予学生奖励,激励先进,督促后进。
(二)优化作业管理,提高训练质量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学生的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作业也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作业设计的目标、作业设计的精准性、作业的数量与完成的时间,作业评价的标准与时效性等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为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作业的重要价值与作用,切实加强作业管理。
制定《绿城中学作业管理规定》,对学校课程设置、作业布置进行调整,强化学科组对作业内容、数量和时间的统筹管理。课上,当堂记忆、当堂理解、当堂训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下,作业力求做到“少而精”。每天安排一节数学自习、一节英语自习,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完成当天作业;每天的延时服务时间,集中精力处理其他作业。
(三)开设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是语文课每周设置两节阅读课,每双周一节自由阅读选修课;文学社每周活动一次,固定人员固定场地。培养学生大语文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丰厚的学识、长远的见识。
二是数学课设置思维训练课程,每双周一节必修课;数学奥林匹克小组每周组织活动一次,固定人员固定场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会思考,善于思考。
三是建立人工智能、航模、天文学习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生每月一次科技课,可自选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开拓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视野,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四)组建体艺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两个大课间。在课堂上增强学生体质、强化技能,在大课间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不定期开展运动会、中小型体育比赛,组建足球队、篮球队,让学生强身健体。
唱好课前一支歌,组建一批艺术社团,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书法、绘画展,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力、表达力,激发学生的艺术审美和创造力,让他们从全新的视角去“发现美”“探索美”和“创造美”。
三、激活智慧源泉,培养爱学习、爱运动的教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美国学者巴格莱说:“教师问题的重要性,超过其他所有问题加在一起的总和。”能教而为师,会学而成生。绿城中学培养的教师不是教书匠,而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一)加强通识教育
组织教师有目标地阅读,积累知识,提升学识,凝聚见识;提高阅读的宽度、深度、高度,树立大阅读理念。制定教师读书工作方案,规定读书数量、时间以及奖惩制度;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教师论坛等活动,提高教师读书热情;鼓励教师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进行写作,诗歌、散文等题材和内容不限,营造人人爱读书、人人爱写作的浓厚氛围。开展志愿服务、团队建设、素质拓展等活动,让教师融入社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大局意识、长远观念。
(二)提升专业能力
立足现有教育教学水平,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规划个人发展。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使其在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中磨炼、积累、提高、升华;建立有效的教学规范,在集备、过关课、研讨课、赛课中转变观念,规范常规教学行为;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试中不断积累实践智慧,反思教学行为;重视教育教学行为的研究,以论坛、学案设计、教学论文等形式进行教学行为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化,教育方式更新,教学能力提升。
(三)丰富体艺生活
一是组织教师开展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跳绳比赛等活动,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转化为健身强体的实际行动。二是鼓励教师学习书法、绘画、合唱、舞蹈等体艺活动,争取每人都培养一门艺术特长,培养教师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艺术感。三是提升教师安全感和幸福感,让其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技艺,学会生活、丰富生活,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