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课堂内外

浅谈“双减”政策下的语文作业设计

范县白衣阁乡第一中学 宋丹丹

语文作业是开展初中语文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接受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能够深入巩固当前所学的语文知识内容,不断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课外作业一般由教师支配,学生只是被动、无奈地接受,课外作业形式只局限于抄抄、写写、背背。在“双减”政策下,国家大力提倡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在形式上不断创新,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知识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课外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再学习、再探究、自主性发展的活动过程。

因此,作业设计应注重形式,突出多样性、趣味性。语文作业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把握,通过听、说、读、动手等多个方面,极大地推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在完成学生的减负之后,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学习,增强他们对语文世界的学习和感知。比如,针对常见的初中语文作业布置,字词抄写和美句摘抄,这根本是无效作业,基础字词没有必要放在课外,应当挑重点字词和成语当堂解决,因为当堂有“场域感”,学生记忆效率高,而课后抄写,很多学生心不在焉,写了也不过寥寥几笔。

还有名著作业,很多老师习惯性布置故事梗概和摘抄,来督促学生去读书。换位思考,如果是你,让你每天读名著,你本来读得好好的,但要求你每读一个章节都要去概括、去摘抄,还要做批注,你愿意吗?另外,这种能轻易在网上搜到答案的作业,是不是也在滋生学生的作弊心理?

要想检查名著阅读的效果怎么办?那就主动思考,尽可能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问题要有趣味性,要生活化,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不是机械地去记忆名著的故事情节。比如徐杰老师的《水浒传》导读课例,他以《水浒传》中的经典酒局带动学生去读原著,以给扈三娘找理想匹配对象的方式,让阅读富有趣味。

关于作文,布置随笔、日记和周记,多半是无效作业。因为缺乏明确性指向,学生往往流于随意,甚至是应付差事。比如日记,学生本没有那么多有意义或深刻的事情可写,就胡编乱造凑字数,这样的作业质量堪忧,并且老师们普遍太忙,根本顾不上每天认真批改和讲评,缺少后续跟进和指导,那又是无效作业。到头来,学生累,老师也累,互相伤害。倒不如每学期认认真真练好6篇当堂作文,明确每一篇作文的训练点,逐步升格,规范写作思路和方向。

好的作业设计,特别考验教师的专业眼光和思维水平。教师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思考者,而非人云亦云,更非盲目内卷。清晰地知道作业设计的目的是什么,这非常重要。减少无效作业,减轻学生负担,任重而道远。

2022-11-15 范县白衣阁乡第一中学 宋丹丹 1 1 濮阳日报 c108074.html 1 浅谈“双减”政策下的语文作业设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