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常被拿来开玩笑:你的语文是数学老师教的吗?学好数学需要有好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如何把枯燥无味的概念和烦琐的计算变成故事,变成笑话,使数学教学具有艺术性,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一、和谐课堂,欢乐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园地,教师工作的根据地,我们应该重视课堂学习,使课堂充满活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鸡兔同笼》一课时,我刚讲完第一种方法,班里一名学生就兴奋地喊:“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我让他在讲台上讲完他的方法后,全班掌声雷动,我立即问他:“你们喜欢谁的方法?”学生说:“喜欢张自骞的方法。”我说:“这种方法就叫小张法吧!”当时,学生情绪高涨,充满活力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二、生活课堂,玩中学习
数学在实践中得以延伸,生活是数学的生命之源。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又缺乏理性思考能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他们理解起来比较难,所以我们应尽力创设情景,创设条件,将课堂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学习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谁的面积大时,我编了一个小故事:一位老爷爷想要分割他的家产,于是就把两个儿子叫到身边说:“咱们还有一块土地需要分,给你们同样长的两根绳子,你们圈多少就要多少。”于是大儿子圈了一个长方形,二儿子圈了一个正方形。这时我问:“你们想知道他们谁圈的面积大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我说:“那就开始我们的验证吧!”验证后的结论:二儿子圈的正方形面积大。反之,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谁的周长更长呢?显而易见长方形的周长更长。在愉快中学习知识,这就是数学教学的艺术性。
三、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如何让数学问题简单化?我会让学生阅读理解,分步求解,我做总结。解决问题要掌握方法,有的题有多种解法,有的题可以从问题入手,有的题则从条件着手。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举一反三。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明确自我责任,在数学教学中,既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意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思考与探索,追求数学的艺术性,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范县第一小学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