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是根据故事或者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节,通过扮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再现文学作品的一种游戏形式。我国幼教界对表演游戏有几种不同的观点: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等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等,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形式;表演游戏是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再现作品中某一段内容的游戏形式。
而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绘本,善于透过浅显的故事将较为深刻的内涵呈现出来,适合幼儿表演游戏的开展。富有美感与童趣的绘本不仅能够给予幼儿视觉上的享受,还具备深刻的文学审美价值,有效帮助幼儿认识世界、满足其心理成长的需要,但是绘本阅读属于一种静态的阅读,幼儿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尝试将表演游戏和绘本阅读相融合,促进幼儿表演游戏的开展。如何推动基于绘本阅读的幼儿表演游戏的开展呢?
一、教师与幼儿进行合作表演以提高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
教师的参与会极大地提高幼儿的表演欲望和表演兴趣。在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表演,幼儿之间、师幼之间可以进行台词以及表演形式的提醒,使老师和幼儿共同体验绘本表演的快乐。
二、亲子共同进行表演游戏以调动幼儿对表演游戏的积极性
老师可以将适合的绘本推荐给家长,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并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增加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例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对话,由家长和幼儿演绎出来,既加深了幼儿对绘本的理解,又使亲子之情得到升华。
三、区域内投放道具,提高幼儿对表演游戏的主动性
在区域内投放适合的道具,幼儿在有道具的情况下进行绘本故事的演绎。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则故事可运用手偶表演。教师在表演中负责旁白,并戴上多种动物的手偶扮演动物妈妈,此外让若干扮演小蝌蚪的幼儿各戴上一个小蝌蚪手偶。接下来教师配旁白:“春天来了,泥洞里的青蛙妈妈也睡醒了。”其中一只小蝌蚪说:“鸭妈妈,你是否遇到过我们的妈妈呢?”此时,教师可斟酌语气回答幼儿,如音量的大小、语速的快慢、情绪的悲喜等,使语言更具启发性,从而使表演更精彩。其余幼儿看到精彩的表演后也会受到感染,激发其展示自我的欲望。当更多的幼儿想要参与时,教师可灵活应用退出策略,使幼儿独立完成旁白与手偶的操作,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教师与其他幼儿应给予表演的幼儿肯定与鼓励,使其收获自信心与成就感,提高幼儿表演游戏的主动性。
总之,为充分发挥绘本阅读的作用,使得幼儿绘本阅读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有效性,我们要将绘本故事与表演游戏充分融合,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尽量创造性地营造有利于幼儿进行表演游戏的环境与空间,推动以绘本故事为依托的幼儿表演游戏的开展。让幼儿在愉快的情境中掌握绘本内容,促进幼儿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的提升。
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赵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