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物理作业,是指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建构物理知识体系、训练学习物理知识的技能,理解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效物理作业可以让学生懂得获取物理知识的方法,激发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使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物理知识的强烈欲望,形成可持续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物理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一般都承担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且多数还跨年级教学,工作量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用于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研究时间少,再加上部分新手教师经验不足,因此,对各类作业题的使用基本上是不加选择的搬来就用,没有充分考虑作业的量和难度,计划性、针对性差。作业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仅以对和错来进行评价,没有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往往导致学生厌学物理、怕学物理,两极分化严重,教学效率低。
创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作业体系,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完成作业,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升。
有效作业的教学设计思路
物理有效作业设计可以围绕着新课程三维目标展开,先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初中三年的总目标、各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各个章节的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目标设计后,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根据课时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然后进行有效作业设计。
物理有效作业包括课内作业、课外作业、测试作业。物理有效作业设计的整体性策略是将初中三年教学中所使用的课内作业、课外作业、测试作业统筹考虑,整体设计,避免不同学习阶段之间作业的重复、杂乱。课外作业根据课内作业进行变式设计,测试作业根据课外作业进行变式设计,形成教学、练习、评价三位一体的作业体系。使学生上课能听懂、作业能会做、考试成绩好、学习兴趣高、课外会自学,有效避免“无效”作业对学生学习的负面干扰,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有效作业的教学实施
改进作业设计,降低学生的参与门槛,既要达到目的,又不能变成题海战,加重学生负担。
总之,教师授课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用能灵活运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物理课堂效果的好坏,主要通过学生做题来体现。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看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通过有目的、有选择的课后作业,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