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是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多年来我积极探究各种识字教学方法,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激发兴趣 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创设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自然提高。
二、利用游戏 玩中学
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短,要想在课堂上让学生保持学习汉字的兴趣,就要不断利用游戏,持续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如,学习词语,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增加识字的趣味性。
三、发挥能动性 自主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部首和熟字识记生字;也可以把字的偏旁部首编成顺口溜,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习主动性。如:学习“碧”字,可以编成“王大娘白大娘一起坐在石头上”。
总之,教师要把握好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汉字特点,在动态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炼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