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说谎是一种违背诚实守信原则的行为,长此以往形成习惯,不利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那么如何有效地处理学生说谎问题呢?
营造诚实守信的宽松环境
学生说谎一般都与其犯错行为联系在一起,我在班级管理中倡导犯错后主动承认错误。对于情节较为轻微的犯错行为,犯错误后主动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重犯的学生,班主任不予批评,不追究,不处罚,视同没有违反纪律。对于犯错情节较为严重的,班主任首先对其主动承认错误的行为予以肯定,再减轻处罚。
当然在实践中,有极少数学生会利用这一政策的空隙,经常性违反纪律而又主动承认错误,陷入“违反纪律—承认错误—免予处罚—再违反纪律”的怪圈,对于出现上述情况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告诉他,这一政策对他不再适用。因为这属于个别现象,不会影响诚实守信的宽松环境。
立诚信榜样,进行诚信教育
学生说谎重在预防和教育,树立诚信榜样,进行诚信教育就必不可少。在班级中每月评选“诚信之星”,并给予公开表彰,向获得此荣誉的学生家里寄喜报,在学生的期中和期末评价中,将诚信这一优点予以特别强调,能在班级中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此外,利用班队活动时间,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白诚信的重要性和说谎的弊端。
对于不主动承认错误,犯错后用说谎来掩盖的学生的处理
对于这些学生,我即使有确切的证据能证明学生在说谎,也要先相信学生所说的是“真话”,并按照其所说的“真话”进行处理。过一段时间看学生的表现,如果犯错行为已经改正,就可以不再提及这件事,因为学生已经意识到所犯错误,并能够自行改正。如果一段时间以后学生的犯错情况没有改观,就需要与其谈话。使学生从心底里理解和接受,批评或处罚的实效性就更强了。
改变处理说谎学生问题的心态
育人,首先要尊重学生自然的人性。孩子入学之前,其内心深处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宏大的世界。对这个世界,我们显然应该因势利导,而不能置之不理。
当遇到学生说谎时,班主任不妨设想,学生说谎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有值得谅解的地方,班主任处理问题时的心态要平和,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的情感,并且让他知道你理解他的感受。
学生说谎问题的处理关系到师生关系的和谐,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理解和信任学生是尊重学生人格的特殊形式,班主任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给予学生适度的宽容和理解,以平和的心态来处理问题,为矫正学生说谎习惯营造宽松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