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苑拾萃

汝窑青釉水仙盆的一生

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心元 高云昌

大宋的工匠倚在屋檐下,看着天上的云儿来了又走。路上传来阵阵马蹄声,屋里的瓷盆还摆在架上,笔尖的颜料已经干透。几滴雨打落了空气中的尘埃,喜色浮上工匠的脸庞,屋里干柴烧得正旺。窑中的火在这片土地上烧了千年,每个王朝的瓷器都有他们不同的韵味。

美却总是难以在乱世中长存,汝窑专为北宋皇室烧制瓷器,前后不过二十来年,便遭到了金兵铁骑践踏。那批瓷器中留下的,便有这青釉水仙盆。它经历的种种,它的诞生,它的模样,与它同时期瓷器的消亡,都与这个王朝的命运相连。它是历史的一部分,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它大致呈椭圆状,平底凸出窄边稜,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极匀润的天青釉,釉中掺有玛瑙石的成分,仿佛雨后初晴的天空,给人以无限的温柔。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稜角釉薄处呈浅粉色。盆底有细小的支痕。它曾经摆在皇宫的一角,不知接待了多少簇水仙,盆中的花开了又谢,就像朝代的更迭,最后只剩它仍保持着当初的美丽。

水仙盆的盆底刻有一首诗:“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便是讹传猧食器,蹴枰却识豢恩偿。龙脑香薰蜀锦裾,华清无事饲康居,乱碁解释三郎急,谁识黄虬正不如。”关于这首诗,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乾隆皇帝误将汝窑青釉水仙盆当作宫中的狗食盆,还命人在盆底刻下《猧食盆》一诗。其实仔细想想,若是将这件稀世珍宝拿来装狗食,岂不是太奢侈?

那檐下的工匠不知道,在不久后战火将燃烧这片土地,他在等一场烟雨,等一盏青花瓷的出世。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等一场不知何时才会到来的雨,等一场专属于瓷器的邂逅。就像等待生命中的另一半,在某一刻,你刚好在,他刚好来,两人间的天青色便渐渐浮现。

本文系2022年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利用博物馆藏品提升高中生RAFT写作能力的研究”(课题编号:2022YB11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2023-04-04 1 1 濮阳日报 c115253.html 1 汝窑青釉水仙盆的一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