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在繁华都市,还能依稀看见一些托着沉重货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板车工。这一幕不禁勾起了我的儿时回忆。
记得小时候,爷爷常佝偻着身子,肩套拉绳,拉着一辆自制的木板车,满载货物,挥汗如雨地穿行在家乡的大街小巷、河岸码头。一路拉一路吆喝着:“板车!板车!”那车上有时堆的是高高的木头或钢管、铁块,有时是沉沉的砖块或水泥、沙子。我见爷爷拉得辛苦,常跟在后面帮他推车。我虽力气小,但还是会使出浑身的劲儿。当我累到呼哧呼哧直喘气时,爷爷就会停下来,递给我一个铝制的军用水壶。我也会扶爷爷坐下,拿起毛巾替他擦去脸上的汗珠。过了一会儿,我们又前拉后推地继续前行。
爷爷平时生活节俭,但每次一领到工钱,都会先到路边的小吃摊上给我买上几个烙饼,让我一饱口福。一次,当我正拿着酥脆油润的烙饼吃得喷喷香时,爷爷一把将我抱上卸了货的板车,说:“坐稳喽,爷爷带你去兜风!”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爷爷就拉起车,一摇一晃向前奔跑起来。我在板车上沐着清风,吃着香饼,还一路见识了都市繁华和市井烟火,领略了湖光山色与亭园美景,赏游间尽是惬意享受。爷爷嘶哑嗓子,大声喊道:“坐板车美吗?”我大声说:“美!爷爷拉板车时最美!”
爷爷用板车拉货,无论货物多重,工钱都是按车算。有时是月结,有时是半年一结。在上坡或下坡时,他偶尔还会翻车,弄得自己伤痕累累。奶奶看着心疼,劝他别干了,但他还是风雨无阻、勤劳乐天地坚守着这个苦行当。直到他年纪大了,体格渐衰,再也拉不动板车了才停下来。后来,父亲为了养育我,接手了爷爷的拉板车活计。他将板车的轮子换成了充气轮,拉起货来省力了很多,但也是不分春夏秋冬,日晒雨淋地在外奔波。不过日子再苦,父亲依旧保持乐观心态,坚守着这项老营生。
我在爷爷、父亲两代人的温情呵护下渐渐长大,随后考上了大学,成家立业,继而担起了照顾家里的责任。父亲不用再靠拉货卖苦力来维持生计了,爷爷的那辆木板车也光荣退休了。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但在街头巷尾,依然能看到少数的板车工骑着新式的电动板车,载着货物飞速行驶。他们仍然风里来雨里去,努力地向阳而生,为城市和家园的建设出力。
多年后,我再回到老宅,看到那辆旧式板车,睹物思人,感慨万千。我觉得它就像一位陪伴我长大的亲友师长,于辗转流年中教会我成为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一个有情怀的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