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已渗透到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当然也渗透到了每节课后的作业设计中。作业设计要少而精,形式要多样,内容要多元,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从而将发展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以下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1.口头表达类作业
口头表达类作业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非常适合小学低年级阶段。
比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后,我将作业设计为“用上方位词,说一说你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说一说你家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主动寻找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2.游戏体验类作业
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如果能将数学知识寓含于游戏中,何愁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比如在高年级学习“掷一掷”前,我安排学生和家长一起玩掷骰子的游戏,并制定了详细的游戏规则,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数学奥秘。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轻松有效地复习知识,又在对弈中发展思维的灵敏性。
3.实践体验类作业
小学数学中学生对量感的建立一直都是难点,如“克和千克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公顷的认识”等等,这些概念比较抽象,仅凭教师的讲解或者大量练习,学生是不能真正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创造一些条件供学生时间体验,学生通过自身感受,加强对量感的培养,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4.阅读拓展类作业
阅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家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后,我让学生查阅有关三角形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三角形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在作业设计中,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因生制宜,因课制宜,用高效的作业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课内外联系。真正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