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第一阶段的重点,在整个小学阶段是重中之重,低年级学生专注力不足、学习意识不强烈,为了培养他们自主识字能力,就要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是识字教学的根本目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带着兴趣去读去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语文教学抓住一个“读”字什么都有了。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学生能读书识字,都应该是有效的,只是读书识字的效率有多高,值得思考。怎样做才能提高识字的效率呢?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种永不枯竭的学习动力,所以,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征,创设教学相关的教学环境,比如在教学《金木水火土》这一课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了解金木水火土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播放一些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金木水火土有哪些,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组词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环境。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 调动识字主动性
目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取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识字教学中,还可以巧用多媒体,它可以使课堂实现视觉化,并能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因为汉字的结构是有规律的,例如象形字,把表示字形的汉字与表示字义有关的东西一起呈现,从而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识记的水平。以生字“人、木、山”等为例,在教授这些字时,运用多媒体的形式,来展现这些字是怎样发展成今天人们所熟悉的简体字的,这样的图画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精彩,从而积极地去学习。
三、利用儿歌识字 创建轻松学习氛围
尤其是在低年级阶段,他们喜欢那些容易理解、而且还能朗朗上口的儿歌,老师们可以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将识字运用其中,比如在书写教学“一、二、上”中可以将字的书写笔画编成朗朗上口拼读儿歌:一:一笔横,一笔写成一一一,一个,一天等等。
教师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改进。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实践性,才是行之有效的教学;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的识字兴趣得到激发,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大胆的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