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是延续传统的纽带,是开创未来的阶梯。诵读经典,在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之根,把握中华文化命脉的同时,也能使他们树立民族自信心,提高人文素养。因此,诵读经典,尤其是经典诗文,对学生治学修身、熏陶性情、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位、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内化魅力 提升文化自信
经典诗文凝练的文字,独特的平仄格律,短小又深邃的意境,感人至深的真情真意等,都会让学生们在赏心悦目、怡情怡志中,在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品位之余,提升文化自信。
滋养兴趣 陶冶高雅情操
市油田第五中学积极培养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仅学校公众号发表的《经典诗文诵读》有近600期,另外还有《小古文诵读》《经典我来诵》等栏目。在一篇篇、一遍遍的诵读中,学生们兴致盎然地去接触古诗文,感诗人之所遇,悟诗人之所思,与诗人共情。
明确方法 形成良好习惯
具体诵读中,七年级侧重整体感知,能够做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实现字正腔圆,读准字音,声音洪亮;抑扬顿挫,读准节奏,语速语调、重音停连合理;披文入情,体会诗人的情感、情怀和抱负。八年级可引导赏析经典诗文。从古体诗、绝句、律诗、宋词、元曲等不同体裁,分别采取“五读法”,即“读通诗文—读懂诗意—读出情感—读精手法—读出自我”,实现将诵读内化于心。九年级强化学习体验。教师引领激发学生自读自悟,赏析经典诗文的画面、意境和情感、手法,加深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课内课外 培养思维能力
在经典诗文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有意识地培养,使学生背记、理解终身受益的知识精华,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力。能够背诵整篇整本的经典,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对课内古诗文的诵读,教师可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既要有声情并茂的朗诵,又要有深入浅出的解读和赏析,通过精读,完成古诗文的阅读及相关的学习任务;课外的拓展诵读,则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的呈现方式,比如自诵、对诵、合诵等,全方位锻炼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感受美好 提升语文素养
在经典诗文诵读中,学生根据作品风格,在感受古诗文独特的节奏美、音律美和声律美的同时,提高了语文知识、语言积累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此外,在诵读感悟中,学生们可以感知古代文人墨客的家国情怀、人文精神,于无形中得到人格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