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公式和计算的练习,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但忽视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开始探索更多具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其中,数学绘本阅读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受到重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绘本阅读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其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内化。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的学习平台,将数学绘本中的故事情境转化为角色扮演的表演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复现故事中的情节,还能够从不同角色的视角体验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模仿、扮演和交流的过程中,对数学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学生表演绘本故事的过程,也是一种社交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伴合作、分配角色、讨论剧情,这些社交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还能够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共同探讨和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数学绘本《和邻居亲密相处——分数》。该绘本具有颜色鲜艳、故事情节生动、蕴含数字知识——分数等特点,将其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可以让学生在绘本阅读中认识分数,感受分数的实际运用。
该绘本讲述了猴子一家和熊一家的故事。这两家关系非常好,有吃的都是分成两半,互相分享。有一天,熊捡到了两袋种子,分给猴子一袋。他们想把捡到的种子种下,于是准备各自开垦一块土地。熊很快把自己的地耕完了,一看猴子才干了自己土地一半的一半,于是熊过去帮猴子把地的一半耕完了。学生阅读完绘本后,教师可以借助绘本中直观的土地画面展示,向学生提问:“熊和猴子谁耕地的速度快啊,为什么?”学生回答“熊,因为熊耕完自己的地,又帮猴子耕了一半,猴子才完成耕地。”之后,教师引入分数的概念,将熊和猴子要耕种的土地看作1,熊帮助猴子耕了1/2,也就是猴子地的一半,而猴子只耕了1/2,为此,熊耕地的速度更快。
教师在实施数学绘本阅读教学时,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绘本材料,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